第63章 磨镜不误募捐功

他一开始没什么头绪,但很快灵光一闪,想起前世自己磨刮花眼镜片的经历——他前世是个学霸,近视高达1200度,连隐形眼镜都没法用,只能戴框架眼镜。

超高度数的超薄镜片是非常贵的,以至于他大学时代,每次眼镜片被刮花就非常心疼。形势所逼,他就非常专注地在百度上搜了“眼镜片刮花怎么办”。

度娘就告诉他:可以用牙膏加清水涂在镜片上,然后用眼镜布用力擦拭。他试了一下,发现居然真的把镜片划痕修好了。

因为事关切身利益,他刨根问底研究过原理,后来才知道,原来牙膏本身就是一种碳酸钙粉末型的研磨剂。

研磨剂越细腻,磨的镜子就越光滑。

汉朝人用的还是细磨刀石,或者石灰石粉碎出来的研磨剂。估计最多也就四五百目的研磨精度。

李素也不用开太大的挂,他只要能造出“牙膏”级别的研磨剂,清晰度就可以妥妥超过现有产品四五倍。

说干就干,他立刻带上亲兵,出门采购材料,做些准备。

因为不是要做真的牙膏,所以香精、清洁剂这些都可以省了。关键只要弄到三种核心材料:尽可能细腻的碳酸钙研磨剂,以及润滑剂、粘合剂。

要弄到细腻碳酸钙,李素肯定不可能跟汉朝人一样拿石灰石去磨碎,比粉碎手艺他怎么比得上这个时代的匠人呢。

但他灵机一动,想到了前世初中化学课本上最有名的那个实验:往石灰水里吹二氧化碳,就可以形成碳酸钙的絮状沉淀。

这种沉淀实验自然结晶析出的产物,绝对是比任何研磨粉碎产物都要更细好多倍的。

而且也是天赐其便——这次最核心的一款实验用原材料,生石灰,并不用现买。因为前几天路过彭城的时候,关羽为了腌人头买了很多生石灰,还有几包没用完放在行李里呢。

到时候把生石灰往清水里一倒,过滤掉杂质,就得到了反应用的纯净石灰水,吹气就得到絮状碳酸钙了。

所以李素的保密工作可谓是天衣无缝,就算将来有人注意到他拿出高端银镜之前,出门进过货,也查不到生石灰这一款最核心的材料。

……

解决了最核心的研磨剂后,下一步就是润滑剂。

这个时代没有凡士林,但古人保养刀剑的磨刀油、植酸油也能凑合用。

正是在这个寻找的过程中,李素又有了一个发现——汉末的铁匠居然还没有用“磨刀油”的概念。

换言之,如今的铁甲和铁质兵器,并没有涂抹油脂防锈的处理,都是指望跟青铜兵器时代一样,表面形成氧化物或者硫化物保护层后,内层不再被腐蚀。(铁匠锻造淬火的时候倒是会用到一定的油脂,但出厂后磨刀和保养的环节就没人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