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是民生必需,但凡与此沾边的,就代表巨大的财富。

他曾听说,清朝时乾隆六下江南,所有的费用都是盐商所掏。

花了多少银子他不知道,他只知皇帝出巡,不用想所花的黄金都是所吨成吨的。虽然他不了解咸国的盐税到底富不富国,但只“盐税一案”四个字,就能让唐瑾知道里边有多少黑暗与血腥。

俞观之可是当了四十多年的官,他在官场沉浮这么久,所经营的势力不可想象,连他的学生都能被害死……

唐瑾打了一个颤,慌忙跪下去:“陛下,如此重任,臣一个七岁的孩子难以担当。”

不怪唐瑾不镇定,这种要命的事情,他怎么镇定下去啊!

他等不了昭德帝下决定,怕昭德帝一个糊涂应下了,此事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为此,他特意的将自己的年龄拿出来说事,你看,我才七岁,什么人情世故都不懂,去了根本查不了。

俞观之侧过了头去,质问道:“七岁的孩子能老辣无比的精通人情世故?!”

唐瑾张了张嘴,那句“我那都是家长教的”却说不出口。他怕他说了,万一昭德帝连唐老爷子也一起派了过去,那不是置他于危险之中?

而后他马上改成了另一句:“下官刚入仕,不懂官场规矩,再聪明也会栽跟头。”他默默的把俞观之那句“精通人情世故”给解释成了只是他人聪明。

昭德帝听了唐瑾的话,点着头,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俞观之到底是官场老狐狸,并不着急跟唐瑾争辩,一双老目只殷殷的望着昭德帝。

唐瑾心下咬牙,这老狐狸,演技这么好你怎么不去当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