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瑾吃惊极了,连唐老爷子对亲人的用词变了都没有注意到,只是吃惊于他所表达的意思。什么叫不能科举,为什么不能科举?

唐老爷子只是感慨了一下,很快就将情绪抛开,平淡的叙述:“没有想到,他们都很聪慧,学习什么都很快,尤其是你二爷爷,因为与你爷是一胎所生又是弟弟,好胜心极强,特别的努力,学习是最好的,好到学识比起那些秀才们都要强。”

“如果有人的能力能做到一件事情得到宝物,可因为某些原因却被强制不能得到那个宝物,可想而知心里会多么的遗憾与失落。不止是遗憾失落,还会怨恨、会憎恶、会愤世嫉俗,这不但会消磨他们的信心打击他们的荣耀,更会让他们痛苦不堪、最终变的颓废不已。”

唐瑾明白了。

因为不曾得到过,就不会有失去的痛苦;因为不曾有过希望,也就不会有失望过后的痛苦。

如果一样东西子孙注定得不到,最好的办法不是让他死心,是让他从来不要对这个东西抱有过渴望,死心也就无从谈起。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所以他的三爷、他的爹、他的叔叔们,都只是会认几个字算个数而已。

没有念过几本书,自然不会枉想着考个秀才,而是安安份份的过当下的日子。

可是:“为啥不能科举?”

为啥?唐老爷子看着眼前小曾孙稚嫩的脸,只是笑了,并没有说出事实,只是他在心里念了一句‘自唐午起,唐家八代以内不得科举入仕’”。这句定了他的命运曾经让他无比痛苦的话,如今想来,已经不是那么的难受了。他有了乖乖,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