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页

自然,他们都是国内万里挑一的人才,但如果不是他们付出了资源,其他国家怎么愿意让他们学习自己的技术。

就算是不提为了让国外答应他们的学生来学习技术付出的代价,每个留学生出国费用,学费,生活费,杂七杂八加起来,也都要三十万以上。

因此这些名额也十分难获取,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只挑选最顶尖的人才。

原主就是人才之一。

他的人生一开始就是顺风顺水的,虽然出生在一个小山村,出生时华国条件虽然艰苦,但因为是家里的唯一男丁,全家都吃不饱也不会饿着他。

到了八岁时,国家大力支持学校开办,全民孩子都学习,当时大批学生为了心目中对祖国未来的愿景和‘培养出孩子就是培养了希望’的抱负,主动申请去各个没有老师的地方支教。

给予原主一个好起点的老师就是支教学生之一。

那位到达原主家乡时年纪也不过二十三的年轻老师一到了小山村,就说服了村支书建立学校。

国家艰难,他们能申请的钱也有限,于是这位令人尊敬的老师就自己学设计图,亲自带着村里人一砖一瓦的盖学校。

等到那个小小的,却已经是全村人竭尽所能能盖的最好的学校盖好后,村里的学生们,下到七八岁,上到十六七岁就都入学了。

原主的确是个天才,小时候他总是想着其他的事,因此不怎么爱说话,村里人哪里知道这些,只觉得孩子都是活泼爱说话爱玩的才正常,像是原主那样的,就是反应迟钝,是个傻子。

他的家人也这么觉得,因此一直小心翼翼呵护着,直到那位年轻老师发觉了原主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高出不少。

他如获至宝,手把手的教导,将自己一身所学都教给了对方,等到原主十六岁时,他已经没什么可教的了。

当时原主家里穷,如果要去外面上学,是绝对负担不去学费以及生活费的,年轻老师找了以前的同学四处托关系,最终说服自己的母校破格考察原主。

考察后,原主以十六岁的年纪被破例招入长清大学,不光学费全免,还有学校补助的生活费以及奖学金。

之后他想要去国外留学,长清大学大力支持,校长更是亲自为他做担保人,最终他如愿得到了公派留学的名额。

出国前,可以说他从小到大得到的都是馈赠与帮助,小时候有国家拨款,孩子们上学不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