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页

他一把将桌子上的砚台甩到了地上, 气的面色铁青:“朕听谁信谁, 还轮不着你来置喙!!”

皇帝都生气了,臣子哪里能不跪。

于是哗啦啦,底下的臣子们跪了一排。

纪长泽从善如流的跪下, 一边抓紧时间看记忆,一边观察着周围人的脸色。

几乎一半的臣子在发现他看过来的时候都会给他一个愤愤的视线,而剩下的一半则是惧怕的低下头不与他对视。

看来原主应该是挺记仇的。

纪长泽看了记忆, 发现原主不光记仇, 还不知道记恩。

原主, 一个贫穷小山村里出生的读书人。

家里就他一个独子,所以父母将他视为全部,父亲几乎是拼了命的挣钱供他念书,最后积劳成疾过世,全靠着母亲纺织来供他念书。

本来,母亲的供养也撑不住太长时间, 但原主在参加诗会的时候因为贫穷被同窗嘲笑时, 让一位大儒撞了个正着。

大儒年少时也是因为贫穷险些没能继续进学,见了原主就有了恻隐之心,再一考察,发现原主十分聪慧, 就更加惜才了。

他将原主收为徒弟,带到了自己府上,教他念书,带他学武,每个月还给他发月银,简直当成了亲生儿子一样培养。

有了这样一个大儒师父,原主的困境自然解决,家里的老母亲不需要再辛苦的没日没夜纺织,自己也不用操心钱财。

原主就这么顺顺利利的在大儒的培养下茁壮成长着,大儒夫妇对他视若亲生,还将独生女许配给了他。

人生赢家就是这样了。

原主对外是个儒雅的读书人,虽然官位不高,但因为背后有大儒,官场上的同僚对他也十分友好,对内,他是妻子贴心温柔的丈夫,又是十分尊敬大儒的好弟子。

如果就这样过一生的话也不错,可惜,后来发生了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