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页

她的嫁妆什么的,也都没还给她,仗着她家里人都死了,自己亲爹娘也都没了,没人管得住他,那男人直接就这么把她赶出了家门。

一个女人在这样的乱世独自生活,可以想见有多么艰难。

她就只能给邻里街坊结婚的时候做席面挣钱,后来,又打仗了,大家四散逃命,她也跟着跑,当了一年多的流民,听说有民兵招人,男女都要,就来了。

这样悲惨的经历让她这么一个三十多岁的人变成了‘大妈’。

纪长泽倒是挺喜欢她的。

除了她做饭好吃外,还因为这位食堂大妈虽然外表看着憨厚如普通农妇,其实心底却十分通透。

她之前离婚后,就开始学认字了。

从最简单的开始学,学不会就一遍遍的写在沙地上,等到投到纪长泽手底下的时候,她已然能看千字文了。

食堂大妈不拘学什么,只要是新的,她没学过的,她都愿意学,纪长泽最近在学洋文,找了手底下新招进来会说洋文的人教他,大妈也跟着学,她总是快速做完饭,放在锅里温着,然后搬着板凳坐到距离两人差不多两米的位置,手在围裙上擦擦,认认真真听着他们一个学一个教。

然后,她也接纳新思想。

但她只接纳她认为对的部分。

比如说洋人传来的新思想是女人也可以工作,哪怕一辈子不结婚当修女侍奉上帝,那也是教人认可的。

她很赞同这些观念,但她不觉得必须要当修女才可以不结婚,那不就跟他们这边的尼姑一样了吗?

食堂大妈的年纪在纪长泽看来并不是很大,他觉得一个人只要不遇到意外情况,活个六七十岁也是可以的,一个生命有六七十年的人,才不过活了三十年,哪里大了?

但不得不说,她说话的方式,已经向着大妈靠拢了。

她就经常批判着自己那个丧尽天良的丈夫,说他是个“脑仁里怕是生了蛆”的,又恶心脑子又让吃完了。

“瞧不上我也就罢了,人家眼光可高,偏他看上外面养的那个,我只一眼就瞧出来了,那位呀,不是个良善的,瞧着人家身上的打扮,哪里是他养的起的,还有那手里头戴的戒指,好呀呀,我在珠宝店瞧见过的,就那么小小的一颗,能要了那没脑子的一半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