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页

于是去年开始兴建的水坝就有了巨大的作用。水渠和围湖造田也持续进行。然后就开始让朝廷给农人讲解干旱时候可以种植的一些耐旱的农作物。

比如粟米其实是很耐旱的,还有红薯等, 是可以种植的,之前一些需要湿润天气才能存活的, 今年便不要种植了,饱肚子为主。

且因为去年冬日就猜测今年的收成会有不好,所以折青跟孙香一起商量, 准备大范围在禹国以及鲁国范围内,将粮食的价格控制住了, 如果说之前是提倡大家买东西,促进商业发展,那今年就是要节省, 开源节流。

于是这些东西让禹国整个朝廷都没有休年假——谁敢休息啊, 没见着连近几年日益松散的皇帝陛下也整日忙个不停了吗?

眼看着鲁国就要打下来了, 说不定要选一些封疆大吏去闻州还有许多未知州名的州城, 他们可得好好的表现。

便谁都叫看起来忙的脚不沾地, 谁沾沾地,心里就不踏实,总觉得还有事情没做完。

朝廷的一言一行被禹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政客或者商人看在眼里,禹国的百姓因为有官员日日不停的讲解, 倒是没有引起什么大的恐慌,但是其他国家的人早已经心中惊惧,赶忙往自家跑。

回家跑的线路又分好几种。有已经在禹国已经待了好几年,觉得禹国就是神仙所在之地,如今天要大旱,便谁也别说什么根在何处了,还是将媳妇儿子父母亲戚一道接过来吧,别等到最后流民太多,禹国封边境线时,那才是真正的绝望之处。

但是也有注重落叶归根的,即便是天要大旱,但也不是没旱过,还是先买点粮食回家去给老父亲等人囤着。

然后一打听,不准卖粮食了。

“凭什么啊——”一个齐商嚷嚷着,“我们给银子,你们给粮食,一直都是好生生的,怎么突然就不卖了。”

禹商就笑着道:“官府出了告示,我们哪里还敢卖你们这么多?”

那齐商就软声软气,道:“我们这交情,老兄,好歹卖我一点。”

禹商不同意,拿着手往脖子上一横,做出一个杀头的手势,道:“你忘记了,皇太女殿下可有年初拿人开刀的爱好,今年还没开始呢,我可不敢。”

笑话,要是真有大旱,现在就卖那么多亏死了好吗?他得等,等到后面,朝廷即便死死压着粮食价,也是能赚一波的。

反正就是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