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页

也不会啊。禹国对商人自来是七国之中最好的,且进了禹国,自来就没有战乱了,出入平安,且家中女人听见丈夫要去禹国,便都安心的很,因为禹国禁止□□。

禹国的好东西又多,虽然齐国总是鼓吹东西是他们的,但是个人都知道,齐国可没这些好东西,想要珍贵的宝藏,只能去禹国。

要是禹国断了商户之路……

郑长隆正在想,就听晋商道:“不是的,公子,禹国一向不为难我们,就算是楚人为难禹医,禹国也没有明确的政策说要驱逐楚商。”

他们还记得之前那段时间,同队的楚商害怕过一段时间,暗地里没少骂楚皇,一天骂一次——从楚皇的脑子骂到屁股,几乎时时问候。

出了报纸,楚商永远是买在最前面,后来过了一阵子,一位大楚商请彼时还在京都的莫启莫大人吃饭,将楚商们担心的事情跟莫启大人说了之后,莫启大人亲自登报,表示不会禁止楚商,这才让楚商们放心下来。

因为出了这种事情,很多楚商都选择了将孩子放在禹国,免得将来出事情时,自家没个种——他们都觉得楚皇有病,楚国要玩。

晋商们当时也在禹国,所以对禹国的感官比较好,打心眼里信服禹国的国人行事,所以一听郑长隆怀疑,便立马替禹国说话。

郑长隆就觉得好笑,他道:“我也只是询问——那禹国到底是出了什么政策?我越发好奇了。”

晋商便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公子不知,禹国要开什么第一届万民全会了,就在明年三月。”

他说完,又小心翼翼的将报纸拿给郑长隆看,“公子请看,这上面写着万民大会召开的意义。”

“这是禹国全国的盛会,但虽说是禹国人的盛会,我们这些其他国的商人,却也不得不赶过去,毕竟您也不知道,到时候禹国的商人会提出什么对我们不利的政策?且禹国是个有容乃大之国,若是我们其他国之人,纷纷上言求禹国皇太女殿下开恩,给予我们更多的便利,那便好了。”

郑长隆却好笑道:“虽是这么想,但即便你们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也不要担忧——”

晋商就笑,“公子放心,我们跟禹国打交道这么多年,也算是知道他们的路子,这回去,所谋之大,即便不被采纳,我们还有下次,下下次。”

万民全会每年一次,几乎各城都要去人,连各种职业都去了,真正的畅所欲言,他们相信,只要有机会,他们的建议也会有被采纳的一天。

郑长隆便不再跟他说话,而是道:“当初涂山城被屠城,我们郑家军就死的只有我和手下的一个小兵——但我们也不是凭白活下来的,而是被禹医救治的,我还记得那两个禹医的模样,待会想将他们的画像画下来,若是你看见了他们,请将这块玉佩给他们,也算是诊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