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页

然后,下面便开始为何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为何女人不能有多个男人,生不出儿子到底是男人的错还是女人的错等等,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祝家阿婆就轻蔑的笑起来,对着旁边崇拜看着她的儿媳妇说:“这才两条呢,我还有好多没说。”

她旁边一个婆子就笑着道:“大妹子,你说的太好了,真是说到了我的心里面去。”

祝家阿婆便看着她,道:“你老人家也是京都人吗?听着口音不像啊。”

那婆子就道:“我姓钱,养猪的,我家的养猪厂你肯定知道——钱阿婆养猪场。”

祝阿婆就连忙道:“我知道,我知道,都上了商业报的,原来您就是钱阿婆呀!”

钱阿婆点头,又叫她旁边一个年轻一点的妇人,道:“这是荷花——他开的沙县小吃,如今已经散落在禹国各处,不知道您吃过没有?”

祝阿婆就连忙点头,“吃过的,吃过的。哎呦,这也是上过商业报的,我却是没有你厉害的,我只经营着一个豆腐坊,整日就是卖豆腐。”

三人凑在一起说话,折青见三人越说话越近,也乐呵呵的凑过去听。就听见钱家阿婆说,“这七出之条第三条呀,着实有些……有些像年轻人最近很喜欢说的一个,双标。”

“这居然是结两姓之好,门当户对,为什么只说女子不事舅姑?男子不应该也要如此吗?难道男子不伺候孝顺我的父母,也能被休弃?”

那叫荷花的也道:“还有后面的几条之罪,也双标的很。他用条条框框将女子框起来,却自己做着这些事情——所以为什么还会有这七出之罪就要被休弃的道理呢?”

折青很是赞同,情不自禁的点着脑袋,道:“就该如此——无论是男人犯错,还是女人犯错,过不下去了,就只该和离,而不是女子被休弃。”

祝家阿婆扭头一看,见是一位戴着纱帽的年轻姑娘赞同她的观点,连忙将折青拉入她的阵营,不由得又相互介绍一番。

卖豆腐的,未来的目标是做出全禹国最大的豆腐坊,将来上商业报。

养猪的,已经上了商业报。

开沙县小吃的,已经上了商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