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宣布散会屋子里就热闹了,几个大的商量着洗衣服怎么轮,小的在那儿比比划划怎么扫地怎么擦窗。

趁着天气好,乐宛干脆带着他们做起了大扫除,几个小孩子身上的脏衣服也脱下来洗。

其实乐建山家本身的硬件还是可以的,他是老二,也是长子。给爹妈养老送终,屋子自然也落给了他。

这个小院一共四间房,院子还不小。粗粗估计下得二百多个平方。

正屋里先是住着爷奶,后来又换了乐建山和他媳妇王桂花,两边厢房分别住着男孩子和女孩子,屋子里都起的大炕,梧市这个地方不南不北,大米面条都吃,盘炕也不稀奇。另外单起一间灶房,灶房外头有一个磨盘,院子一角是厕所。院子靠墙根的地方有口井,这个年代的自来水也稀罕,多是厂区大院里装一两个,大家轮流去接。像乐家这样院子有井的也少,乐宛觉得松一口气,跟一家子生活在一起还好,跟街坊邻居共用水龙头和卫生间厨房什么的,太为难她了。

院子里两块方方正正的两小块地,说是地也勉强,加起来都不够二十个平方的,往年都是种些黄瓜丝瓜青辣椒番茄。没养鸡,因为便宜妈王桂花不想管。

乐宛也是继承了原主的记忆之后才发觉,这个便宜妈可真是个宝藏妈,小说里写的那点极品完全不足以形容她的奇葩程度。

她刚开始嫁乐建山时候开心的不行,到底是从农村混到城里了。乐建山做人肯吃苦,又对她好。她就乐得在家闲着不做事。后来乐奶奶不愿意了,就算是城里人,也没这样放着一个壮劳力在家里白吃饭,王桂花看混不下去了,就生了个歪想法,那就是生孩子。

按理说全家都指着乐建山一个人吃饭,家里一个孩子嫌少,两个就够了,三个就很勉强。乐建山也说不想要那么多孩子,他当年可是正正经经上过高中的,脑筋清楚,但是王桂花想要啊。

一个孩子从怀上到生下来,一年时间,长到一岁离不开妈,这又一年。

算下来就两年时间自己啥都不用干了,还能让男人伺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