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

吴秀才听了问话,便将醒木放在桌上,一双浑浊老眼中掠过一抹同情,叹声道:“当街杀人,影响极坏,一场绞刑是免不了了。现在就希望当官儿的能怜悯她是为姐报仇,情有可原,让她死的痛快些吧。”

大堂中坐着的县民,闻言都心有戚戚。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世道啊,好人却要遭受如此不公的待遇。

又联想到自己。一辈子辛辛苦苦操劳,本本分分做事,仍然被要被那些贪官污吏压榨,一年到手的也没多少银钱,能糊口已算好事了。

县民们感同身受,连听书获得的点短暂愉悦都淡了,在大堂里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语气沉闷。

“像柳财主那样的人,死不足惜。却搭了一个十四五的小娘子进去,着实可惜。”有县民按碎桌上的花生壳。

“谁说不是呢?”说话的闻言叹气道。

一县民仍心存希冀,伸长脖子,悄声道:“可有什么法子能救上这宋小娘子一救,能让她少受些罪也是好的。”

大家都是平民,也没怎么念过书,那儿能想到什么办法呢?县民们都无奈垂头,痛恨自己势单力薄。

倒是吴秀才,细细思量了半晌,道:“有一个办法,或许可行。但要冒些风险。”

“什么办法?”县民眼中浮现些光亮。如果真有办法,他们能伸手的必伸手。

吴秀才拂着颌下白髯,眸色深深道:“我听闻前朝,如遇不平,有一个风俗,就是以万民书喊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