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章产业竞争

澳洲风云1876 葡萄无牙 3671 字 1个月前

在李福寿原本的计划中,是不允许扶桑脱离管控,底线是不允许其拥有出海港口,不允许其进攻五大湖地区。

一旦出现这样的危险苗头,帝国方面将动用紧急干预措施,包括并不限于联合周边各国直接参战,对日军实施打击。

但那只是一种预设立场,随着国际形势的改变而改变,并非既定的国策。

若是去年日军达成如此成就,当时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正处于极度焦灼状态,英法意等国无法抽手干预,说不得大洋帝国就得撸起袖子下场,联合米国,南方联邦,弗吉利亚,佛罗里达和加利福尼亚共和国对日军实施围杀,以制止其势力疯狂扩大。

现在不同了

欧洲战争局势已经明朗化,协约国虽然输掉了东线战争,但是在欧洲西线准备了规模巨大的“摊牌军事行动”,动员470多万庞大军力,兵分三路攻入德国本土。

该项军事计划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预计8~9月份正式实施,一举击破德国最高统帅部全力筹备的“兴登堡防线”,结束这场已经绵延5年的超大规模战争。

现在已经是4月中旬,距离安排行动全面展开没多少日子了。

也正是因为英法意等国胸有成竹,所以还有能力开始出兵干预俄国局势,也有精力斥责日军任意妄为,勒令其在北美不得继续扩张,勒令其严格约束军队不得残害百姓,肆意妄为。

一句话,故态复萌了呗!

欧洲人在骨子里面的傲慢,从来就没有看得起倭寇,更不能忍受个子矮小的扶桑士兵祸祸白人,奸淫掳掠无恶不作,那简直是在白人国家脸上“呯呯”打脸,令人情何以堪?

一年前和一年后的情况不一样了,在新形势下,大洋帝国的对策不应该继续限制扶桑,而是应该放松部分限制措施,令其更快的成长起来。

当然了,这不包括重化工业高技术封锁,舰艇制造及冶金,锻压先进技术封锁,电子,机械,先进机床设备及飞机发动机制造业技术封锁……

大洋帝国在先进技术方面实施严格保密和专利制度,对欧美各国都有所保留,严禁高端技术流出,并且采取了相当严格的措施,制定了《出口技术管制法》。

凡属于《出口技术管制法》条目里的内容,全部都实施严格保密措施,严禁流出,违反者处罚极其严重,仅次于叛国罪。

大洋帝国在经济政策上并非是英美为代表的自由资本主义,而是以皇室及政府控制的大中型企业集团为主,可以称之为国家资本主义制度。

区别就是相对于前者,帝国对工业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控制更加深入,控制力度更大,政策影响力也更大,避免了大多数无序和重复竞争,有效节约了社会资源,发展效率也更高。

在科研领域,大洋帝国建立了以政府和皇室为主导的科研基金帮扶政策,诞生了一大批属于世界顶尖的电子电器,机械冶金,汽车制造,重化工业成套设备等技术,为大洋帝国超越英法美德等国奠定了坚实的先进技术基础。

尤其是在发展迅速的电子电器化行业,以特斯拉教授为主的交流输变电设备成套技术,以卢瑟福教授研究成果开发的医疗和微电子半导体技术,基于居里夫人核物理研究成果,正在推进的重大科技项目重水工厂建设,都是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

大洋帝国的政策向来是卖产品不卖技术,通过羊毛战争后的专利战,彻底摧毁了米国处于发展初期的汽车工业。

在该领域,技术水平领先欧洲20年,形成了毋庸置疑的产业优势。

法国标志,意大利菲亚特,英国路斯特等老牌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产品全都依赖从大洋帝国进口先进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后轴驱动桥等重要部件,依赖从大洋帝国进口轮胎,橡胶减震垫,门框胶皮等零部件。

大洋帝国生产的轿车,货车和客车,占据世界产量的八成半以上,拥有毋庸置疑的技术和垄断性优势,是大洋帝国世界级的优势产业之一。

米国的汽车产业在进口汽车潮和专利战的双重打击下,已经完全被大洋帝国汽车厂商控制,变得毫无竞争力。

只能按照规划,在米国生产落后一代的产品,关键零部件全部从大洋帝国进口,沦落为大型汽车组装厂商,丢失了核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