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第 200 章

【番外:阿淼回家(1)】

天空湛蓝,只飘着丝絮状的浅淡流云,冷风拂过林野,漫起了浪涛般的哗啦声响。

灿然阳光下,泛着金属色泽的通道大门震动地面,发出低沉的嗡鸣,在身后彻底闭合。

沙沙……落叶与枯草飘飞而来,笔直平整的森林公路一望无尽,阿淼背着行囊,头也不回地往前走去。

来到安曦基地的时候是夏末,回往长宁基地的时候是深秋,中间相隔了整整四年的时间。现在是十月初,离开蓁蓁的第五年,他终于挣脱了命运与谎言的牢笼,自由地踏入了外面的世界。

过去的四年,无论是做实验品,还是做霍祈安,围绕在他身边的永远都是霍尔娜的手下,他就像是一架失去自我的机器,只能按照既定的程序往前走——参与研究、打针吃药、日常训练、定期开会、清剿作战……

可现在一切都结束了,从今往后,他不再是霍祈安,也不再是实验品,只是长宁基地的钱真淼。

阿淼勾下口罩,仰起脸庞深深吸气,感受着阳光洒落的温柔。

周围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新鲜,哪怕是森林深处传来的野兽吼叫,也仿佛在高歌欢送。

他走过大丛结出籽实的荒草,沿着铺了碎石的道路不断往前,很快就进入了平民地所在的范围。

自从钱蓁蓁带领拜访团来过安曦基地之后,长宁基地声名大噪,传遍了整个大陆版图。住在平民地里的幸存者心思浮动,很多人决定离开这里,去长宁碰碰运气,经过一年半的时间,陆陆续续走了将近三成。

阿淼过来的时候,正有人在平民地外集结,两个青壮汉子在烂木堆包围的棚屋间东奔西走,高声呼喊:

“最晚九点半出发,还有谁想离开吗?”

“要去北荷口营地的抓紧了,过时不候啊!”

这世道,人的活法不尽相同,有幸存者想要离开这里,自然也有幸存者抓住商机,经营来往载客的生意。

虽然平民地距离安曦基地很近,可距离岭外的北荷口营地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光靠两条腿走的话非常麻烦,路上还可能遇到危险情况,所以搭车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载客的交通工具是一辆军用卡车,车身残损脏污,明显有些年头了,加装的防卫铁网也都生出了红锈,走近后能够清晰地闻到金属腥蚀的气味。

此时此刻,一些人正在车边等待,有人倚着围挡聊天,有人靠在一起休息,还有人缩着手脚发呆,乍然望去都是青壮男女,只有一位老人和一个十二、三岁的男孩互相扶持着,坐在旁边的木桩上,似乎也想搭车。

那两个汉子还想载些客人,一阵风似的跑到了远处,向着人群挥手吆喝。

阿淼刚一出现,瞬间吸引了不少视线,原因很简单,他的身材和装束实在太惹眼了。

虽然面容被墨镜和口罩完全挡住,但看他肩膀宽厚,腰身精壮,衣袖和裤管都绷出了肌肉的紧实线条,明显久经锻炼、身强力壮。

而且他从头到脚非常干净,渔夫帽、卫衣裤、登山靴和行李包都是崭新的,连一条擦痕、一块泥点都没有。

——不是平民地的人,绝对。

很多幸存者不约而同地产生了这样的共识。

“诶,兄弟。”有人走过来,好奇地跟他打听道:“你很眼生啊,好像从来没见过,该不会是安曦基地的人吧?”

阿淼撇开脸,“不是。”说完他就转向了另外一侧,明示自己不想多谈。

听到他的回答,低低的议论声响了起来,有人嘀咕:“也许是犯了什么错,被赶出来了呢?”

在平民地里住得久了,大家也都知道,安曦基地有专门的接驳车,来往于远宜岭跟北荷口营地之间,如果真是安曦基地的人,要出门的话根本不用自己寻找交通工具,直接内部就能安排了。

所以,“因犯错而被驱离”最有可能的答案。

平民地里鱼龙混杂,乱七八糟什么样的人都有,当然也有恃强凌弱的凶恶分子,见到阿淼孤身一人,背包鼓鼓囊囊,某些幸存者的眼神立刻变得贪婪,不过迫于他的气势,没人敢随便动手,只躲在旁边暗中观察。

阿淼知道自己在这里格格不入,可他归还了属于霍祈安的一切,带出安曦基地的所有物品,全都来自他的妻主钱蓁蓁,他不想、也觉得没必要穿得破破烂烂,装成穷困潦倒的样子。

他感受着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低头拔出腰间的军刀,抛掷着玩了起来。

军刀脱离刀鞘,刀锋迎着阳光泛起凛冽寒芒,在空中旋转着疾速下落,闪花了不少人的眼睛。

每当它落到与视线平行的高度,阿淼都会伸出右手,准确无误地避开锋利的刀尖,接住缠着布条的刀柄,然后开始下一轮的抛掷。

周围的幸存者一阵骚动,又惊又叹倒吸凉气,类似的行为也有人尝试过,不过多是抛掷安全细小的物品,谁找死玩危险武器啊?

更关键的是,他的右手还是伤残状态——少了完整的小指和半根无名指,竟然动作还那么流畅完美,足以证明他的视敏度和反应力有多可怕了!

如果他拿的不是军刀,而是枪支呢?恐怕没人能逃脱他的子弹……

一瞬间,聚焦在阿淼身上的目光纷纷消散,某些蠢蠢欲动的幸存者打消了抢劫的念头,老老实实地走掉了。

阿淼又玩了会儿军刀,大概一刻钟后,那两个经营载客生意的汉子从不同的方向赶了回来,同时还带来了几个新的客人,都是打算离开平民地的年轻人。

有人正在挑拣野菜,瞧见两人之中年长的那个经过,扬声打趣:“老于,你这生意还做多久啊,马上冬天就要来了,不抓紧时间多存点吃的,一天天地净往外跑,到时候饿得心慌可别来找我借粮啊!”

老于笑呵呵地回答:“再做半个月,等攒够货券,熬过了这个冬天,明年春天我们也去长宁基地碰运气了。”

车费是50券一个,老人孩子减半。

阿淼身上带了些服役拿到的津贴(大头都交给钱蓁蓁了),也就是安曦基地的铁牌货券,最小的面额是50,正好用来支付。

望着递到面前的全新货券,老于微感惊讶,他没有见到先前的事情,打量着面前从头到脚几乎一身黑的男人,只感受到了一股隐含威严的压迫力,那不是普通人能够拥有的。

他很识相,没多问,只招呼了一句:“上车吧兄弟!”

转过身的时候,他朝着同伴兴奋比耶,做了个“来了高手”的暗号。

虽然整辆军用卡车又老又破,但是搭着篷布的车厢里打扫得还算洁净,甚至放了一些晒干的草捆,供人倚坐休息。

阿淼找了个位置坐下,抱着行李包闭目养神,陆陆续续的,其他乘客也跟着上了车,有人想跟他搭讪,可小声喊了两句,没能得到回应,只好作罢了。

“大家都坐稳啊,准备出发了!”

老于的声音从小窗里传过来,他和同伴坐进车头,平稳地启动车辆,驶出了平民地。

路上的时候,老于的同伴讲了一些注意事项:

前方风险未知,谁也没法儿保证绝对的安全,运气好的话,碰上的野兽不多,加速就能冲过去,要是运气不好碰上野兽,可能会发生战斗,也可能会被困在原地,到时候大家不能慌乱,尽量守望相助,共同克服困难。

还有,既然大家都坐了同一辆车,某种程度上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所以至少在这段短暂的旅途中,大家都要和平共处,哪怕以前在平民地里发生过矛盾,在到达北荷口营地之前,都不能发生冲突,要是谁故意找茬,那大家就集体赶他下车……

这些都是合理的要求,并没有人反对,老于的同伴讲完之后,就关上小窗,没再打扰乘客休息了。

现在已经是深秋,天气寒凉,平民地里的幸存者都没怎么洗澡,车厢里的气味有些怪异,幸好篷布破洞挺多,冷风飕飕地灌进来,倒是带入了大量新鲜的空气。

车辆一路驶向前方,也不知道是哪个部位的零件在传出声音,咣咣咣闹个不停,听得人心浮气躁。

有人忍不住谈起了长宁基地,话头一开,不少乘客都参与了讨论:

“你们说,那里到底是什么样啊?安曦基地里一堆政客,根本就看不起咱们这些平民,眼睁睁瞧着咱们在外面熬了那么多年,都不愿意开放收人……长宁呢,会不会也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