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第 162 章

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集社三部多次开会沟通,策划了流霞水电站的重启工程。

工程分为好几个阶段:水库导流、坝体填筑、闸库维修、线路铺设……这还没算上初期的物资运输、渣场堆集、载道布置,以及工程期间的安全与后勤,也是重中之重。

为了方便作业,钱蓁蓁在联盟版图上寻找港口城市,悄悄传送到那里的船厂,收了几条在末世来临时已经完工但尚未交付的客船和货船回来。

特安处出身的几位员工都考过各类交通工具的证书,组织人手开船不是问题。

至于能源驱动,半缺接下了船体改造工作,设计了加装太阳能光伏电板的图纸,以此节省内燃机用油料的消耗。

船体改造工作以秘密的方式进行,地点在远离基地的流霞河下游地带,楚路安排了一支小队过去,给予半缺协助和保护。

等到改造结束后,参与工程建设的居民,还有工程所需的材料,就可以通过客船或者货船运去上游,临近水电站的时候再停船登岸。

面对这样的人力和物力消耗,其实钱蓁蓁也犹豫过,到底要不要重启上游的坝式水电站?还是改为在属地内部,即流霞河的下游地段,利用系统功能,直接新建一座径流式水电站?

到时候有新的水电站,再加上太阳能发电,就算长宁全体居民开启大功率电器,电力供给也不再是问题了。

可是后来,她反复查看了长宁附近的地形全貌后,决定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

因为属地面积有限,她没法儿拿出大片空地用来兴建机场,只有陆路交通又太单一,要是能打通水路的话,长宁与外界的联络会更加紧密,也更加方便。

比如居民前往孟仙湖送货,原本采取水路加陆路结合的方式,需要大半天的时间才能抵达,可在重启流霞水电站后,可以开启船闸通行,时间至少节省一半。

还有一点,伦韦笙并没有承诺提供给长宁永久性的技术帮助,如果任由当前的机会流失,以后再想重启流霞水电站,恐怕就千难万难了。

综合考虑之下,钱蓁蓁认为现在动工利大于弊,所以在初期的准备期间,集社优先安排居民执行了其他积分任务,等到船体改造完成后,才开始着重推进重启工程。

人手不足、经验不足,正式开工后,不少居民都要从头学起,幸好安曦基地的技术人员很有责任心,不厌其烦地教授着各方面的知识,双方在日常相处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刻的友谊。

初冬将至的时候,外联部收到消息,安曦基地即将派遣直升机过来,带回先前的技术人员。

集社杀了两头猪,在食堂开办大餐,举行了欢送会,同时也是犒劳那些参与工程建设的居民。

会上,社长钱蓁蓁作了简单致辞,主要是感激这批技术人员为长宁基地付出的贡献,并且表示,会将他们的名字刻在中心公园纪念碑的底座上,好让今后与未来的长宁居民永记不忘。

她笑容温柔,感情真挚,技术人员们面面相觑,都有些动容。其实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都是顶尖角色,可对人才济济的安曦基地来说,只是“普通人”中的一员,在安曦,比他们地位更高、更受重视的大有人在……反而在长宁基地,他们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敬和爱戴。

名为高庆的领队端起酒杯,向钱蓁蓁敬酒:“钱社长,整个工程的预计工期需要九个月的时间,我们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教给大家,所以等到明年开春,我们很愿意,也会尽量再过来帮忙,只是到时候,可能需要麻烦您和我们安曦提前联络一下,您也知道,安曦那边办事要走流程,不是我们说来就能随便来的。”

钱蓁蓁明白,这是在提醒她,明年想再邀请他们过来帮忙,可能就要付费了,她笑着回敬,说:“各位愿意再来,是我们长宁的荣幸,请别担心,专业以外的事情,我们集社会和安曦那边联络好的。”

欢送会上气氛热烈,很多居民都上台表演才艺,来向高庆等人表示感谢与不舍。米酒、桑葚酒、葡萄酒轮番上桌,楚路作为安全部的代表,喝趴了一片,钱蓁蓁不会喝酒,孟千梁和夏畅全部帮她挡掉了。

最后散场的时候,大家又哭又笑,互相说了很多掏心窝子的话。

“我刚来长宁的时候不太习惯,毕竟相比于安曦那样偏政府性质的幸存者基地,你们这里真是太过‘民间’了,处处透着散乱和不专业……但是现在,我想大声说,待在这里很自在,很开心!”

“钱社长啊,人很好,你们运气,嗝,不错,能跟这样的人……”

“哈哈哈,要是你们长宁早点出现就好了,也许我就不会……唉……当我是醉话吧……”

“等开春再见,来了我要连吃三碗米饭……呜,我忽然有点不想走,你们这里的饭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