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第 159 章

这次秋收以人力为主、机械为辅,采购完两批劳动工具和机械燃料后——一批长宁自用,一批送到福盛农场,钱蓁蓁手上的锦鲤货券只剩下三万五千了(没动实物货券)。运营部核算好每天的能源用度,制定了人力与机械的安排表,确保居民们能够分批轮替,有序劳动和休息,以免食堂和浴场发生拥堵,供应不及。

秋收开始这天,万里晴空无云,早饭过后,第一批居民在基地南门处集结,领取劳动工具,随后进入了向南农场区。

在基地扩张之前,居民少消耗少,能源还算充足,钱蓁蓁带领居民,操控各类农用机械,种植了很多作物。而在安排全新布局的时候,她也分门别类,把种植着相同作物的农田放置在了一起。

稻田占据着向南农场区将近六成的面积,现在被划分为机械收割段与人力收割段。

卫烟雨和父亲卫盟主要负责机械化采收,在抵达最前端的农田后,两人驾驶着收割机从不同的方向缓缓前进,徜徉在了大片的金黄田野中。

另一边,几位老农也手持镰刀,在各自负责的稻田里,向围在身边的青壮年们介绍收割水稻的诀窍——“勾抓割”三部曲。

钱蓁蓁身先士卒,扎好长裤裤管,戴上袖套防痒,拿着镰刀走进了田里。

其他员工不甘落后,也跟着居民们一起踏入农田,开始了生涩的采收工作。

泥土松软,踩下去的时候微微下陷,有青蛙和虫子察觉到动静,立即或跳或飞远离了人类。

风吹过沉甸甸的稻谷,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黄金海浪,弯腰收割的时候,泥腥味扑面而来,伴随着近在耳畔的沙沙声、蛙鸣声,好似进入了另一方天地。

刚开始的时候,新鲜感带来了亢奋的精神状态,大家的干劲还算充足,可随着时间推移,俯身劳动的姿势保持久了,很多人都开始觉得腰酸背痛,做会儿就要站直身体活动一下。

加上秋老虎威力不减,耀眼的阳光释放出炽热的温度,及腰高的水稻之间又闷又臭,还充斥着蛛网、飞虫、灰尘,哪怕是钱蓁蓁,干了半小时后也累得够呛。换作末世以前,恐怕很少有人能在这种环境中坚持到底——做农活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

不过现在是末世以后了,居民们心里都清楚,自己面前的稻谷就是未来秋冬两季的食物,为了生存,他们也顾不上身体与精神的疲惫,哪怕热到汗流浃背,也在鼓励自己咬牙振作。

钱蓁蓁预料到了这种情况,以集社的名义,提前发布了一项激励措施——

所有参加秋收的居民,在顺利完成采收任务后,都能得到一笔积分,表现优异者还有额外的奖励,等到基地改制之后,可以用来承包土地、购买物资。

安全部的在编组员听说之后,也觉得心里发痒,询问楚路能否在闲暇之余一起参加秋收?

对此钱蓁蓁给予了肯定的答复,运营部也顺势推出了秋收积分方案,不同部门和人员有不同的计算途径,作为初步试水,奖励还算丰厚。

所以,不论是为了食物还是为了积分,大家都卯足了劲儿地干活,收割水稻、谷穗脱粒、捆扎秸秆……整个向南农场区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

只是小半天的时间,一包包黄澄澄的谷粒就被运到了南北大道上,开始就近铺开晾晒。

伍小照收割了会儿水稻,也带人忙碌起来,举着照相机到处拍摄素材,等到秋收结束后发布物料,宣传赞扬居民们在秋收活动中作出的贡献。

上午的秋收结束后,第一批居民撤回基地,洗澡用餐休息。第二批用过午餐的居民立即赶来,在听过老农讲解的技巧后,也开始了收割工作。

宽阔笔直的大道上,新收的谷粒被阳光晒得发烫,钱蓁蓁坐在农场的岗哨亭附近,闷头吃着食堂送来的午餐,累得话都不想说了。

陆琴浑身发痒,难耐地挠着自己的皮肤,挠出了好些红痕,她左看右看,没见到夏畅过来,忍不住起身喊:“咦?夏哥呢,见到夏哥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