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第 152 章

除了上述两个难题之外,还有一个衍生问题尚待解决,不过不算紧迫——就是热水供应问题。

因为没有足够的电力,居民无法家家户户自用电水壶烧水,再加上楼房里面也不适合长时间点火,所以钱蓁蓁提前建了燃煤锅炉房和公共浴场,就在食堂、诊所那片区域,正好用上先前从狂龙基地那里拿来的煤炭。

小型供水站设在了特战训练区附近,方便日常巡逻和保护,抽取河水消毒净化后,通过地下管道输送到锅炉房加热,来给居民提供日常饮水和洗澡的需要。普通用水,比如打扫卫生,直接在新房里面打开水龙头就能用了。

可是这样下去并非长久之计,所以基地改制迫在眉睫了。

包益转了转笔,忙问:“其他发电方式呢?搞不了核电站微生物电站的话,弄那种火力水力风力的也行啊。”

“火力发电厂的污染太严重了,而且咱没有足够的煤炭能源支撑,烧个锅炉房还行,真要办一个发电厂,基地里找不出运行整座工厂的专业人员。”

钱蓁蓁回答着,瞥一眼夏畅,“水力和风力的话同样如此,流霞河上游的水电站还是损毁关闭状态,如果计划重启的话,还要派人进行修补……至于风力,对环境要求较高,需要风能充足的区域,选址就是个难题。”

而且风电机套组极为昂贵,一组就要二三十万券,发电量是挺高的,可初期投入的成本实在大,所以最经济适用的还是太阳能发电套组,一组5000券。

钱蓁蓁现在缺的就是货券,不过她还有条路子,先前完成属地任务后,她拿到了三个税收收入buff:“双倍加成6个月”、“增多50006个月”、“下限800006个月”,其中最适合现在的就是第一个了。

不过同一时间只能挂上一个buff,现在挂的是“增多50006个月”,她立即换成了“双倍加成6个月”。

也就是说,下个月一号,她能拿到115930券,到时候可以先买一批太阳能发电套组,补上部分电力缺口。

卫烟雨表示了担忧:“蓁宝,居民用度暂且不提。等到秋天那会儿,咱们和福盛疗养院那里要用不少机器,联合收割机、秸秆捆扎机、电动风谷机、碾米机、榨油机……燃油和电力的消耗可不少。”

这个问题钱蓁蓁已经考虑过了,长宁基地的食物库存只能撑到秋季,就等着先前种植的粮食作物了。

“实在不行的话,咱们到时候采取人力收割的方式,可以节省能源。”她说着,拿起笔简单画了个图,“缺哥,你晚点试着制作这种老式的舂米工具,具体怎么造的我不知道,只是以前在y市上课见到过这种图片,你可以去找基地里的老农民问问,他们年轻时应该用过,万一秋天那会儿能源不足的话,我们也能拿来应急,直接人力舂米脱壳。”

半缺接过她给的纸看了看,点头,“这种工具做起来不难,晚点我多做几套。”

“好,那就交给你了。”钱蓁蓁看了眼乔慷和景璇的空位,说:“福盛那边的农场都是大面积机械化种植的水稻,到时候提供燃料给他们,收割完成后运到咱们这里统一处理,请常市成员来帮忙劳动,再按先前和常市约好的比例进行分配。”

水稻收完,就有一批新米续接库存。玉米、土豆、红薯、黄豆、油菜籽、棉花之类的也要依次采收了,后几种种的不多,采收也快。

关键采收完一批粮食作物后,还得翻土施肥杀虫,不仅是先前种植的那片田地,所有农场区都要忙活起来,准备播种下一季粮食作物,期间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这里面还没算上牧场区的工作量,当然,现在说还早,都是后话了。

“好了,秋冬展望先到这里,谈谈改制的问题吧。”

钱蓁蓁翻到笔记本的下一页,看了眼孟千梁和夏畅。

他俩鼻青脸肿,说话不便,只能委托集社工作的张晓琪,代表他俩进行发言。

张晓琪轻咳一声:“小蓁,居民人数已经大幅提升,继续按份分配的话,对你和基地都是很大的负担,也容易让大家养成惰性,最好尽快改为按劳分配的形式,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弱势群体单独照料。”

狂龙基地就是前车之鉴,葛泰为首的领导层仗着产业园里拥有的大批铁矿和煤炭,没有转成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在被人钻了管理规则的漏洞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彻底倾覆,基地成员也是死的死逃的逃,实在令人唏嘘。

“等到秋收结束之后召开居民大会怎么样?从明天开始到正式秋收之前,咱们先整合下基地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