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二更

五毛钱的押金,居然还真筛出去两个人。

准备外借的书都是一式三份,潦草的封皮,页与页之间是用线缝上去的,还是程溪用缝纫机缝的,可以说是很简陋了。

简陋没关系,反正内容一点都不缺。

大家选好了要借的书,登记在册就可以拿着走人,王卫红是最后一个,排到她的时候,前面的人已经走光了,孙娜小两口本来想等王卫红一块回去了,但是被拒绝了。

“这里的书我能不能照价买几本?你们放心,我绝对不会往外说的,不然拿东西换也成。”王卫红缓声道。

她刚刚已经把各科的书大致翻了一遍,理科是不用想了,高中毕业太多年,学过的内容基本上都忘了,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现学根本来不及。

只能选文科,政史地找重点背一背,语文可以不必复习,关键还在数学,她想把《数理化自学丛书》里关于数学的这几本买回去。

程溪也看见对方手里拿的是什么书了,还挺识货的,冲着大佬眨了眨眼睛,这事还是大佬来决定吧。

杨盼盼知道自家有多少存货,无意为难:“拿东西换吧,这几本书换你拿过来的那件毛衣。”

就当是谢谢王卫红当年对原主的照顾,原主刚下乡那会儿,下地的时候,王卫红作为知青点的老大姐带过原主几次。

王卫红嗓子眼里提着的那口气,突然散了很多,也觉得自己挺好笑的,下乡十多年,跟谁都不亲近,跟杨盼盼也是越处越远,如果位置颠倒,她不一定能舍得把书卖出去,也不一定舍得把书借出去。

毕竟到了考场上,大家都是对手。

一件毛衣换了九本数学书,王卫红深深鞠了一躬才离开。

亏大发了!

顾东无奈的在本子上记下这笔账,小婶都要被小叔带‘坏’了,也变得败家了。

想想小叔小婶这几年‘败’的家,那些用吃食换来的布鞋,少说也得有上千双了吧。

也不知道俩人是怎么卖出去的,他也从一开始的提心吊胆变成现在的平静无波。

三辆自行车同时骑出去,这在良山村都是一景了。

在他们村里头,家里有自行车的人家就已经算得上是‘大户人家’了,同时拥有三辆车的小程家,简直是‘巨富’。

不过,今儿村里头没人看景,大家都在聊高考,已经有两家因为这事闹起来了。

回了城的知青,那就是断了线的风筝,想飞多远就飞多远,再也抓不住了。

没结婚的知青谁也不会去管,可那结了婚的,想再奔着考大学回城去,十家里头有八家都是不乐意的。

相比知青们,村里人要考大学的还是极少数,各个单位也是如此,报名考试的还是少数,不像宝桐公社供销社,领导加员工总共才四个人,两个要报名考试的不说,一个要辞职,一个要请一个多月的长假。

杜主任当然鼓励年轻人们去考大学,考上了,他这个老领导面子上也有光,但手下三个员工一下子少两个,是让王同志自己站柜台,还是让他这把老骨头去当售货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