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双更合一

厨房里,王家的大儿媳和三儿媳正在忙着做晚饭,一个锅里煮着青菜红薯粥,一个正准备炒菜,不是拿起油瓶子来往锅里倒,而是用蘸了油的纱布沿着锅蹭一圈。

杨盼盼之前只知道知青的日子过得清苦,不知道连生产队长家也是这么过日子的。

有程溪的交易平台在,她们家不缺米面粮油,虽然顿顿都不会浪费粮食,但她们炒一盘菜用的油足够生产队长家炒十盘菜了。

想想家里满当当的油桶,还有柜子里的白面、大米,杨盼盼寻思着晚上就往地窖里挪一部分,再弄些红薯、杂粮放柜子里,免得太扎人眼了。

王大娘收拾出来四个甜瓜、三个桃,放篮子里一块儿拿给小溪媳妇:“都是自家种的,拿回去给孩子们甜甜嘴儿,好吃再找大娘来拿。你平时也多带孩子出来走走,没事过来跟大娘聊聊天,我把小溪当亲侄子看,那你不就是我亲侄媳妇儿嘛。”

杨盼盼接过篮子,轻声道谢后,又道:“家里这两天想在院子里多盖两间房,这事儿我没经验,不知道该准备多少食材,王大娘能不能帮我指点指点?”

“好啊。”王大娘立马答应下来,小溪媳妇跟她不见外,这是好事儿,再说盖房子供饭她熟,村里人盖房的时候,她没少去厨房帮忙。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要么得厨艺好,要么得人品好,不然主家是不会请的。

在厨房帮忙,除了自己能吃点好的,要是有余剩,还能给自家带回来点。

她就属于人品好的,所以总是被请过去帮忙,不像蒋红梅,论身份她爷们是生产队长,蒋红梅爷们是会计,没差多少,可大家都喜欢请她,不稀罕请蒋红梅过去。

“你们打算盖几间房?咱们村都谁过来帮忙?外村还有人来吗,知青点那边跟他们说了吗……”

‘专业人士’一出马,果然就是不一样,都把杨盼盼问懵了。

盖多大的房、用多少料,她和程溪都已经盘算过了,但是她们俩单知道盖房子的时候村里很多人会来帮忙,这是这里的习俗,可并不知道具体来多少人、又有谁会过来。

王大娘连珠炮似的问了一通,得嘞,合着这小两口什么还没准备,头一个知道消息的还是她。

小溪以前老实,跟老程头那边闹得又僵,去供销社上班后,在村里就更没玩得好的了。

小溪媳妇以前也焉了吧唧的,当了几年的知青,也没跟村里人熟起来。

家里头又没个长辈,也难怪这两口子啥也不懂,都要盖房子了还懵懵的。

王大娘下颚微收,挺直了腰板:“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是想一出是一出,做事情没有规划,不提前通知大家伙,到了盖房子那天等着人来帮忙怎么成。这样吧,你们也别去找别人了,我让老二明天问问,看多少人能来帮忙,咱也不是什么人都要,偷奸耍滑、人品不好的都得踢出去。”

杨盼盼突然觉得,礼物拿的有点少,早知道王大娘这么热心肠,就再往里添块猪肉了。

王大娘可不知道杨盼盼是怎么想的,她就是觉得这小两口都不容易,出手又大方,冲着那块猪板油,这忙也帮定了。

而且小溪媳妇这个人吧,虽然话不多,但是人本分又老实,瞧瞧人家道谢的这态度,多真诚。

“你放心,回头我就我们家那口子说,让他安排你跟我一块照顾村里的几头猪,虽然工分少了点,但是比下地干活轻松多了。”

老头子这次一口气向公社预定了十头小猪崽子,再加上猪圈里没长成的五头,加起来这就十五头了,她一个人怎么能照看好,所以也该给她找个打下手的了。

她一天拿八个公分,小溪媳妇过来给她打下手,也就能拿六个公分。

这活又轻松又能跟她学技术,要不是她说了好几次老头子都不愿意,这活肯定轮不着别人,她有四个儿媳妇呢,她当然是更愿意从自家人里选。

“我之前也预定了两只小猪崽,打算在家里养,还想跟您好好取取经呢。”杨盼盼委婉地拒绝道,“家里四个孩子,虎子他爸每天早出晚归,主要是我们家也没个老人帮衬,实在是脱不开身。”

她和程溪都商量好了,有什么事儿大可以往老程家那边甩锅。

不能在生产队挣工分,是因为程家老两口不帮忙带孩子。

脾气比之前差了,是因为‘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老程家那边欺负他们欺负的还不够厉害吗。

几个孩子养得水灵胖乎,还不是因为惨痛的童年经历,饿着大人也不能饿着孩子。

……

总之,都是老程家的错,程老头,程老太太,程海军和孟慧珍,这四个人用在哪儿当借口都能说得通。

像程溪刚刚,不就把不联系本家人的锅甩给老程家了。

“小叔,我有事情想单独跟你聊聊。”

正在刷着牙,满嘴巴泡沫的程溪:“肿么了?”

是手底下哪个‘小兵’不服管了?不对啊,几个小孩向来以大侄子为中心,奉若偶像,连他说给小家伙们的那些彩虹屁,基本上都会被小家伙们有样学样说给大侄子听。

站在豆角架下,微风轻轻拂面,空中繁星闪烁,静谧而又美好。

程风也是等弟弟妹妹们都睡了,才出来找的小叔。

“其实我们在江市的时候,也不是每天都吃肉喝奶粉的,也不会有这么多的零食,我和小雪、东东都还挺好养活的,小叔你不用每天弄这么多好吃的,我们就跟村里其他小孩一样就行。小叔你就别再往外卖东西了,我们很好养活的。”

不需要每天吃肉,也不用喝奶粉,更不需要那么一大柜子的零食。

程溪摸了摸大侄子的后脑勺,他没见过原主的大哥,但透过大侄子他可以想象到程大哥是什么模样,细腻又温暖,还富有责任心。

现在家里的伙食好吗?在这个年代肯定是极好的,这些天他不光对一百多年前的物价有了足够的了解,也了解了这里的物资有多匮乏。

但如果跟一百多年后比起来,家里的伙食连普通都算不上。

他自认是一个很小气抠门的人,给家里置办的那些东西都是实用的,米面粮油这些就不用说了,肉只买最便宜的猪肉,什么牛肉、羊肉、驴肉,他是从来都没买过的,水果也只买最便宜的,苹果、香蕉、梨子,上次看到商家搞促销,才买了一盒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