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一更

一直到把给乡亲们捎带的东西全都分出去,村里头陆陆续续有四十多户人家上门来想帮着做鞋。

杨盼盼每家都给了三双鞋的料子,每一家都只做一个尺码,男款黑色,女款红色,没有更多的颜色和花样了。

饶是如此都有人觉得浪费,正红色的棉布用来做鞋太浪费了,就算是二八年华的大姑娘,除了结婚这样的喜事外,其他时候没必要穿红鞋,黑色的棉布好买不说,还比红色耐脏。

更何况小程家也没有二八年华的大姑娘,只有已经嫁了人的女英雄,都已经结婚了,还穿得那么新鲜喜庆干什么,而且还一做就是好几双新鞋。

良山村多少年了也没出过这样败家的,得亏小两口正经的长辈要么不在良山村,要么活着跟死了一样,不然还真得有好事者上门劝劝了。

杨盼盼亲婆婆去世了,公公活着跟死了区别不大,至于娘家,自从原主把彩礼钱寄过去之后,就再也没收到过那边的只言片语,当然,她也没主动跟那边联系过。

上无长辈,程溪不在家的时候,杨盼盼自然是想带着小孩子干什么就干什么。

之前买好的碳,到了寒假才真正算是派上大用场,一天能烧上十三四个小时,屋子里暖烘烘的,烧水做饭都在堂屋的炉子上,学习的地方也都统一安排在堂屋。

六张书桌两两对放,别人家孩子放假是休息,她们家孩子放假才是真正进入高效率的学习。

大侄子已经跟她一块在看初中的书了,进度只比她稍慢一点点。

侄女和小侄子在啃一年级下学期的书,至于虎子这个刚满四岁的小娃娃,大概是良山村童年最短的小娃娃了,早早的被送去上育红班不说,放了假还要学认字、背古诗、学数数。

玩的玩具也跟村里的小孩子们大相径庭,人家玩过家家、和泥巴,程溪给他儿子准备的玩具是木质积木、鲁班锁和连环画。

如果不是害怕暴露,这位肯定买个平板给孩子看录制好的早教课了,平板不能露于人前,家里其他的四个人轮流上阵给虎子上早教课,只有程溪不需要,他工作日每晚回家都要负责其他四个人的答疑。

这么一家人,别说在良山村了,在整个乡安县都称得上是特立独行。

家里的其他人都在用功学习,程溪当然也不能被落下,自从刘成对李四凤一见钟情之后,供销社埋头苦读的人便只剩下他一个了。

这个年代的爱情确实像龙卷风一样,不光来得快,刮起来特别迅猛。

他陪大佬去晋城接受表彰才几天的功夫,王姐这个媒人就已经让两个人相上了亲,这还不算完,程溪刚回来没两天,小刘和李四凤相亲都没超过一周,居然就要走下一个流程了——定亲。

按照本地的习俗,定亲就是两家人一块吃顿饭,在吃饭之前男方把彩礼交给女方。

一旦走了这个流程,婚事基本上就板上钉钉了,要不了多长时间,便会直接进入最终的流程——摆酒席结婚。

摆了酒席这婚就算是结了,领证倒在其次,有些结婚的青年男女根本没到法定的结婚年纪,想领也没法领,还有做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夫妻的两口子,自始至终都没有去领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