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现如今朝中的兵部尚书,邓延。

这位邓大人,或者说当年应该叫邓将军,不算是谢家的嫡系。

但是他也曾经在谢老将军手下任职过不短的时间,甚至几次蒙之救命之恩,也算是交情不浅。

不过这人长了一副孔武有力的模样,胆子着实不大。

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在某些特定的方面,胆子小极了。

之前便说了,谢家兄长手下有一位叛徒到了深受信任倚重的地步,这样的人在军中自然也有不少交好之人,不巧的是,邓将军和这位关系尤其之好。

好到什么程度呢?

邓家的长女和对方的长子已经谈婚论嫁到就差最后一道过门礼节的地步,而对方的二女儿也和邓家嫡长子定了亲。

关系亲近到这地步,还是很容易发现不对头的。

邓延也就是在那次大战前后发现点不对劲儿的。

按理说那时候他还是有两个选择的:一个是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联合未来亲家直接当了叛徒,另一个大义灭亲、向着谢少将军告发这事儿。

但是他胆子实在不大。

做叛徒、他没有那个胆量,而后者他又担心被牵连。

他自然是清白的,什么也没干……

但问题是别人,特别是主帅,相不相信这一点。

而且关系亲近到这地步,他无意中透露出去的消息,已经足够他喝一壶了。

于是,他最后只干脆假装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没说,而是自请领兵援军。

邓延此举本来是为自己谋一条生路的,他打算着就算这次真的出事了,还能凭借着自己的“将功赎罪”逃过一劫、甚至于和叛徒划清关系。

但是等发现那暗号之后,邓延就瞬间意识到那叛徒的身份恐怕已经被发现了。

而且主军的情况比他想得艰难,对方犯得事比他想的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