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页

不过想想也正常,刘学政工部出身,本就擅长水利之事。而且因为名声不好,没有亲近的人,不会有结党营私的事情发生,最是适合赈灾,也更能让皇上放心。

顾瑾玉对刘学政的印象很好,听说是他赈灾,还专门打听了一番。

镇南的受灾面积实在太大,皇上终究不能置之不理。但是让他完全的开放官仓赈灾也是不可能的,最后商讨之下皇上下旨让离镇南最近的六个县分别运送一万石粮食,再由朝廷拨三万石粮食运往镇南,还有一万石粮食从当地的官仓拿。

顾瑾玉在心里算了一下,锦朝的一石粮食换算成现代的单位是三十斤。一个成年男子勒紧裤腰带的话,大概一个月能消耗一石半的粮食。

这十万石粮食勉强够十万人吃一个月,毕竟十万人里还有不少老弱病残,吃的并没有成年男子多。

顾瑾玉算明白这笔账后松了口气,老百姓其实是最容易满足的。不管在什么朝代,只要能让他们吃饱就可以了。

这样想得顾锦玉却忽略了一个最大的问题。

九万石的粮食都是从各地调来的,各地的官员虽然不能违抗圣旨,但若是想往这批粮食里掺点沙石增重什么的,却是十分容易的。

因此说是九万石的粮食,能有五万就不错了。

第九十七章 晋江首发,感谢订阅……

半个月过去了, 镇南那边便传来了好消息。洪水已经褪去,灾民们也被刘学政妥善安置好。

消息传到京城,皇上龙颜大悦, 下旨要亲自为刘学政设宴奖赏, 京城上下一片欢欣雀跃。

可还不待宴会的场地布置好,镇南那便却传来消息:受灾最严重的固县爆发了瘟疫。

消息传开,天下震动。

瘟疫可比洪水要可怕得多。后者只是冲毁良田和家园, 死亡的人在各种天灾面前简直不够看。而前者却不一样,不仅致死率高,传染性还非常强。

前朝的时候便经历过一次瘟疫, 最开始先是家畜大量死去, 最后传染到人身上,传染了近十万的人。最后还是当时的皇上当机立断,下令将所有染病的人通通赶进一座城池,然后下令屠城, 这才制止了瘟疫的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