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咱们这就去,争取今天把事情办完。”李教授率先站起身,宋易迟随手拿上文件跟在他身后离开管理处。

军区负责管理的人认识李教授,前几天也是他帮忙登记,那天已经半夜了,军区还特意派遣专员全程陪同,让负责人印象深刻,知道这名新来的科研人员不能小觑,刚到基地便被委以重任,组建了新的研究小组。

“这是我们组的新组员,请你帮忙调档登记一下。”李教授指着宋易迟对负责人说。

“麻烦你了。”宋易迟摘下手环递给负责人由他代为操作,军区安全系统跟生活区不同,需要在手环里重新植入门禁程序,再加上他属于科研人员,以后需要每天进出研发区内各个实验室,身份验证更加繁琐,除了手环,还要在基础信息登记后录入掌纹,并办理一张带照片和磁条的id卡。

不一会儿,负责人手脚利索的全弄好了,宋易迟道了声谢,跟李教授到办公区签署三方保密协议,随着手环“叮咚”提示音响起,协议生效,标志着宋易迟正式加入军区的研发区,保密级别也提升到中级。

李教授迫不及待地把他带到实验室,一一介绍,这里是上面新批下来的地方,里面的设备并非全新,但种类绝对齐全,小到化验的玻璃器皿,大到培养用的立式温控柜,实验所需的用具基本都有。

宋易迟也对新工作环境挺满意,暗叹不愧是军区专用的研发区,财大气粗,如果不是爆发病毒,他估计一辈子都没机会接触到,李教授除了介绍实验室的分布,还从保险柜里拿出厚厚一打数据交给宋易迟,叮嘱他拿回去仔细看,明天有组会,先认识认识其他组员,然后大家讨论一下未来方向和分工。

末了李教授还问宋易迟用不用找军区派车帮忙搬家,被他婉言谢绝,家里东西不多,也没什么大件,他自己有车,等会儿回家跟宋母两个人收拾就行,花不了一个小时就能装车。

经李教授这么一问,宋易迟顿时想起来刚才登记完光顾着签署工作协议,又参观实验室,商量明天安排之类,最重要的住房还忘得一干二净,李教授不好意思的哈哈一笑,他也是一时高兴把这茬儿给忘了。

二人掉头返回登记处,负责人在电子屏调出可选住房,宋易迟挑了位于宿舍中间带阳台小院的一层,同样是个两居室,基地系统很方便,不用像安全区那样一次性交付几天租金,房租和消费点数都是每天自动扣除,贡献点不够管理处会收到提示,马上派人上门解决。

该办的都办完了,宋易迟告别李教授,夹着一堆数据资料回家,宋母听儿子换到军区工作,不用老往外跑,心里踏实许多,儿行千里母担忧,每次宋易迟离家她面上不显,心底却总免不了有几分忧心,这会儿儿子加入研发区,以后肯定留在基地。

再次搬家母子俩适应了许多,打包行李,开车转移,打扫新家,拆包收拾……四个小时全部弄完,宋易迟舍不得再让母亲辛苦做饭,两人直接去了军区食堂,免费的基础餐真的很基础,一个杂面馒头一碗粥,只比外面生活区提供的免费餐多了一碟小凉菜,宋易迟另外掏钱买了个菜,母子俩吃饱饭,溜溜达达走回家。

军区宿舍的环境很得宋母心意,她想多走走熟悉一下让儿子先回家,宋易迟犹豫片刻很快答应了,这里不会有外人,碰见的都是军属非常安全,即使宋母自己遛弯宋易迟也不用担心,他正好早点回去把资料看了,太没用专业知识,不知道一晚能捡起多少。

倒上一杯热水端到屋里,他坐在床上翻开资料第一页简介,“强化剂”三个大字醒目得让宋易迟惊叹不已,不愧是同时得到基地三方共同支持的项目,真敢想,赞叹过后他接着翻,后面是一些理论依据,具体药剂结构式人家肯定要保密,不会全部提供,只展示了几个部分的化学式。

等宋母回来睡觉,他又进入空间,用整晚的时间把数据资料看完,目前项目才刚进入临床没多久,各种配比需要调试,他圈出一些可能用到的东西在扉页作上笔记。

相比于数量巨大的丧尸,异能者还是太少,而且丧尸不知疲倦,异能却最多维持三小时,这还是他所知道的唯一一个,大多数只有不到两小时,此消彼长方才导致幸存者节节败退,七成地区沦陷的境地。

如果项目最终能取得成功,对幸存者来讲简直是天大的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63号实验组的情况怎么样了?”一名年岁稍大的研究员站在监控屏幕前,拿着一个记录板勾勾画画,后面跟着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