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一日时光

林姜原以为,卫刃府中会人少些。

毕竟林家亲友虽不多,女方这边送嫁的人,也比卫刃没有强,且林家在京的亲戚重,单荣国府就来了好几个姑娘,而凤姐儿的热闹又可以说是一节更比六节强。

便是不加上林姜这些年结识的夫人小姐们,送嫁的场面也是说的过去的热闹。

林姜当时就在想卫刃这边怎么办,卫刃可没有亲戚,他本人的身份又特殊,也没什么朋友。

唯二关系好些的同龄少年人,已经都出现在他的迎亲队伍里了,替他在门前应过林府的诗词和射术考试。

所以林姜是做好了准备,卫刃这边热闹的宾客会少些,估计都是安静来吃酒送礼的同僚。

谁知轿子一进门,她耳边就响起了无比喧腾而复杂的声音——是真的复杂,感觉这院中嘈杂声里,有许多她听不懂的话,细听下去,发现哪怕说大周话的人,也是各种奇异的口音。

就像是……林姜觉得自己就像从前到了首都机场似的,还是海外航班的等候处。

趁着还没有下轿子,她迅速掀起盖头,又揭开一点儿帘子看了眼外头。

果然卫府正门内,站着数个国家的国王与使臣,甚至还有那爱热闹的国君,亲自来到外面近距离观看。

看上去都对这场大周的官员上婚感兴趣极了。

林姜从未想到,她的大婚会被各国使臣围观祝贺,她后知后觉,或许胖猫是附赠的,这才是系统爸爸真正的礼物吧。

而宝石一回头,看见自家姑娘居然掀了盖头从帘子里往外看,吓得脸都白了,立刻堵着林姜掀开的帘子缝儿,低声威吓道:“姑娘!”

林姜这才悻悻然给自己盖回去。

=

且说皇上既然见证了两人立婚书,更觉这场姻缘与自己有莫大的关联。而这些年卫刃不与皇子朝臣多来往,也正是合了他这位皇帝的心思,甚至算是他打小教的。

既如此,他就不愿见忠心为他的臣子,反倒大婚之时寥落。

于是他特意与几位宗亲老王爷,并几位亲近大臣都提了一句:“朕是瞧着他长大的,谁料一转眼竟是大婚的年纪了。待到了正日子,你们这些长辈也可去喝杯酒水,添添喜气。”

从前不敢跟皇上心腹有什么私交的大臣们,此刻骤然变成‘长辈’,也就明白皇上心意,纷纷表示会在那天带着子孙到场道贺。

认真执行皇上的明示暗示,去捧人场。

只是在皇上心里,还不够圆满:他能送去宾客,却送不去祖宗族谱。

按照大周的礼仪风俗,在大婚当日,新娘乘轿到了男方家中,要先往祠堂行叩拜祖宗之礼,其次见舅姑等近亲,还要再行一次持笲跪奉枣栗的礼——到了卫刃这里,这些跪拜自然全要跳过了。

甚至,三拜之礼中的二拜高堂,因男方双亲也不存在,这一拜也只好按下不提。

主婚人绍王爷当时还跟皇上嘀咕过:这是他见过最省事的一场大婚了。

林姜也原以为今天能少跪三四次。

谁料画眉公公卡着时辰就来了。

皇上不是不替卫刃遗憾的。他甚至想过,要亲自到卫家来,作为‘二拜高堂’的高堂出现。

但做一个皇帝的理智,还是压制住他的情感。

皇上心里明镜儿似的:他只能心里视卫刃如子,但他终究不应当名正言顺出现在高堂的位置上,甚至不能够亲自到场。

一来整个大周没有这个规矩和道理,便是他的儿子们成婚,也只有带着新妇来叩拜他这个皇帝的,没有天子亲至的。

二来,皇上一旦出宫,整个场面就不再是两个新人的婚礼,而是一场慌乱的接驾,也与他本意相违背。

高处不胜寒就是如此。

他既然是天子,就永远只能坐在高远庄严的明正宫,等着人来拜见。

-

但皇上也依旧是那个皇上,喜欢踩着规矩的底线做事,要找出一个两全的法子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他是不能出宫,他的圣旨却可以出宫。

就在绍王爷要主持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之前,皇上的圣旨到了,卡的时间刚刚好。

画眉公公接了这个差事,并没有让以往负责传旨的太监去,而是回禀了皇上他亲自出了宫门,来到了卫府。

及至入了厅堂,见到林姜一身嫁衣的时候,画眉公公都有些微怔,甚至觉得眼前微微潮湿。

他先清了清喉咙,才当着众人宣布了皇上的圣旨:晋原御前龙禁尉统领卫刃为京营节度使。

在场宾客第一反应都是:皇恩浩荡,卫统领,不,现在应该叫卫节度使了,真是简在帝心。赶着大喜的这一日,皇上下此圣旨,就是着意锦上添花,以圣命给大喜之日增光了。

而林姜的第一反应却是猜中了皇上心思:这道圣旨今日此时才发,其实是作为二拜高堂那一跪来的。

皇上终究用另一种方式,成全了他们两人婚堂上的三拜之礼。

甚至还不止补了一跪,这道圣旨一到,次日一早他们就得一起进宫叩谢圣恩。也算是全了次日一对新人要给男方长辈敬茶的流程。

卫刃跟着皇上时间更久,也更明白皇上良苦用心,以至于都有些怔住。

还是画眉公公宣旨过后上前一步,面向新人提醒道:“请卫节度使接旨。”

卫刃这才压下心中动容,接了明黄圣旨,然后扶着林姜起身,又对画眉公公拱手:“请白公公留下喝一杯喜酒。”

画眉公公十分遗憾:“咱家还要赶回去。”原本传旨就不是他的差事,他回了皇上能出来,就已是天恩了,再留下观礼吃酒是不能够了,叫朝臣们看着也不好。

卫刃与画眉公公不熟(尤其是这两年,画眉公公对他还有点小意见),还是林姜,能明白他的处境,就直接对旁边宝石道:“既如此,就拿酒过来,先请公公吃一杯。”

一时有丫鬟捧上托盘。

卫刃倒了三杯酒出来,递给画眉公公一杯,又小心放了一杯在林姜手里。

画眉公公一饮而尽,杯底朝下亮了亮:“咱家祝两位大人两位百年好合。”

林姜于喜帕下面眉眼弯弯而笑:画眉公公总是她的知己,今日人人都贺,祝卫大人与卫夫人百年好合,只有画眉公公,依旧是坚持己见。

---

林姜用手帕捂了捂脸。

宝石则将周围的灯烛都点起来。

这一日真是漫长,及至这大礼全成,又送走了男宾女客的,果然就到了上夜时分。

冬日天还黑的早,此时外头都是黑沉沉一片了。

宝石就问道:“姑娘要不要再用些宵夜?”今日席上,姑爷在外头配官客,姑娘在里头亲自款待堂客,忙忙乱乱的估计也没吃好。

林姜摇头:“没事,我趁空也就吃了不少。只是……”她揉着额头:“这酒也喝了不少。”

平时她跟黛玉在家,也会偶尔喝两杯酒,但今日着实喝的太多了——主要就是茜香国的女王和公主,实在是太能喝,不但能喝还爱劝人喝,一杯一杯流水似的,她们脸都不带红的。

喝到后来,林姜都觉得她俩不是海外来的,她俩是东北来的。

“姑娘,那我去给你煮一碗解酒汤。”宝石的专业素质实在过硬,才到卫府不过半日,在陪伴林姜的同时,还能偷空把大厨房、库房等要紧的地方都摸熟了。

保证今晚姑娘就能要啥有啥。

这会子见林姜一张脸红若锦霞,眼神惺忪,就知道姑娘有点醉了。

林姜摇头:“算了,一会儿就睡了不用麻烦了。”解酒的汤药,味道都不是很好喝,林姜一点也不想喝。

宝石:一会儿就睡了?睡了?姑娘是不是真醉糊涂了,这,这一会儿可不能睡啊。虽然她还未嫁过人,但也是知道大婚流程的,今夜可是洞房花烛夜啊!

这会子姑娘在稍间洗脸卸妆的,姑爷还在里头等着呢。

说起这稍间的布置,还是林姜特意要求的。

当日卫府设计新房的时候,卫刃是问过林姜意见的,也按照她的方案,特意做了一个带门的稍间。

相当于是个颇具空间的衣帽间兼化妆间。

此时林姜和宝石就在这稍间里头,林姜对着镜子慢慢擦着脸。

宝石眼睁睁看着姑娘眼神发飘,手好几回都没擦准地方,简直愁死。

她只好又试探着问道:“那姑爷需不需要解酒汤?”快说需要吧,这样她好多煮点,糊弄姑娘也喝一碗。

林姜没听到宝石的心声,只是摆手:“他们这种人,不会喝醉的。”

她研究过卫刃身上所谓内息的。发现他平时不动的时候,心跳和呼吸都很缓慢,能够保留最大的体力,一旦有需求,整个人血液和脉息却能流转的极快,能爆发出常人没有的力量。

所以除非饮酒的量大的惊人,酒精度数又高,否则他怎么都不会喝醉。

而今日他喝的酒,远远不到致醉量,也就是个全天基本喝水量。

宝石:唉,姑娘喝醉了都领会不到我的内涵了。

刚想再换个说法,就听叩门声响起。果然是卫刃见两人长久在屋里关着门,就关切来问林姜有无事,是不是喝多了,有没有不舒服。

见林姜摇头,宝石只好打开一条门缝,去昧着良心回答:“姑爷别担心,姑娘只是有了点酒意,奴婢这就为姑娘换下外头的大衣裳来,这婚服繁复难解些。”

宝石说到换衣裳,就见卫刃的脸色也像喝多了似的发红,不再多问低头就走了。

而稍间里,林姜也如释重负地换掉沉重复杂的嫁衣,穿上了一身家常的绣袍。

林姜尤其喜欢这件绣袍的盘扣花样。

并非常见的如意扣,而是银扣掺了金丝做的罕见的海灯模样的小巧纽扣,每一粒扣子都是一盏小小的灯。

而每枚纽扣的芯儿上还嵌着一块小小的晶石,在暗处就一闪一闪的,就如同一盏真的海灯一般。

宝石见姑娘拨着纽扣玩了半日,就不得不提醒道:“姑娘,衣裳换完了。”

林姜站起来的时候,还略微有点晃,走路也有点飘。她缓了缓神,就自己往里走去,见宝石要扶着她,林姜就推开她的手,还伸手摸了摸宝石的腮,认真道:“出去吧,接下来不是你这种姑娘家看的。”

宝石脸通红,同时在心内叫苦:……完了完了,姑娘喝醉了!怎么这种话都蹦出来了。

但她作为陪嫁大丫鬟,本来身份就有些特殊——在许多世家眼里,这种陪嫁丫鬟,基本就相当于送给姑爷的陪房。

但宝石是绝对没有当通房妾室的意思,所以这会子林姜直说接下来是她不该看的,她还真不好跟进去伺候。

只好看着自家姑娘,略有些摇晃地走进去内间。宝石心一横眼一闭:没事反正姑爷会照顾姑娘的,我,我就先撤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