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剩下的不要也罢

林姜算了算自己的声望值,就在心里祈祷,声望值到达一万的时候,开启的第五层商店能有更惊艳的商品。

【主任的眼镜】和【医神的灵感】,她至今还在使用着,但作为第四层商店的商品,都有明显的短板。曾经听系统爸爸提起过,第五层商店才是神医系统一道真正的分水岭。

林姜十分期待。

一般她从宫里回来,下午就会补觉。可今日声望值破了九千,她心情有些兴奋就没睡着,既然睡不着,索性继续爬起来啃医书。

系统是不会跟她打马虎眼的。

【读书破万卷】成就,可不是哗啦啦翻过一万本书就算,而是要认真研读过的书,才会被算作数量。

林姜也不知道终她一生,这个成就能不能完成,但她仍旧不会停下。

这种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行医水平的工作,本来就是她作为医者应该做的。她现在看的脉案看的药方,说不定在将来就能帮上哪个病人呢。

见姑娘没有补觉而是在看书,宝石就在外间用紫铜小锅煮枸杞酒酿蛋,是姑娘昨儿说起想吃的汤点。

兰芝院正一片岁月静好,忽听见院子外面传来寒暄说话的人声。林姜看书也看累了,就推开窗子往外看。

只见是贾母房里的鸳鸯,从门口进来,刚跟小丫鬟们说过话。

宝石也看见了,连忙迎接出去。

鸳鸯虽然是这府里的丫鬟,但她是贾母的贴身大丫鬟,别说姑娘小姐们了,就是几位老爷也得让她敬她几分。

鸳鸯进门,给林姜福了福道:“小林太医,齐阳长公主府派人送谢礼来了。您可要出去见一见?”

方才齐阳长公主府女官上门的时候,还把贾家上下惊了一回。毕竟这位长公主在京里的名声,很有些女版绍王爷的意思,因是嫡出之女,看在太后的面子上,连皇上都很让着这个妹妹,京中诰命们更是不敢惹她。

见长公主府打发人上门,贾家生怕是不知何处得罪了这位。

听说又是为着小林太医,贾母才连忙命鸳鸯亲自来请人。

林姜起身:“我知道为了何事了,长公主实在客气。”

她到了荣庆堂后,只见长公主府的女官已然在正厅候着了。她们得了长公主的吩咐,客气恭敬,口口声声只称林姜大人,以下官自称。

在送过礼后,女官又当着林姜给贾母送上一封书信:“老太君,这是我们长公主亲笔的信函。今日我们少爷多亏了林太医调制的玉容膏,长公主心里记着这份情。只是宫墙内外有别,长公主不能时时照拂,便请老太君替长公主多照看林太医吧。”

贾母亲自起身接过长公主的信函,笑道:“还请长公主放心,这孩子在我们府上住着,就同我们府上的姑娘小姐是一样的待。我们府上虽不是公主这样的尊贵,却也知道京中宫里的规矩——女儿在家时要尊贵着养,万不能委屈了。”

旁边的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甭管心里怎么想,面上都是一派附和之声。

其中年长的一位女官临行前还又给林姜格外行了个福身礼:“下官惶恐,少爷身边服侍的小子正是我的那不成器的犬子,没服侍好主子有大罪,小林大夫的药治了少爷,便是救了我们一家子!”

林姜抬手搀扶:“您这话就严重了,都是我为太医的职责所在,自然尽心尽力。”

公主府的女官一走,贾母转过头来,刚想跟林姜说点什么,林姜就已经露出困倦之色:“一早入宫又出宫,实在是累了。老太太,我就先告辞了。”并没有应酬贾家人的意思。

贾母张了一半的口,也只转了话音道:“我正是这个意思,快回去歇着吧。”

林姜转身就走,倒是走到门口,忽然转头跟王熙凤道:“琏二奶奶,多谢你上回帮我寻的那两味药材。我调制玉容膏之余,也按着古籍做了几盒面脂,明儿不入宫有些空闲,到时候给二奶奶拿两盒去用。”

凤姐儿先是一怔,然后脸上就都是笑:这小林大夫是借着长公主这事,给自己立体面威风啊。

这就是当众告诉荣国府主子们:我对你们别的人都没什么情分,也不想多说,别靠近我咱们不熟!

倒是跟琏二奶奶,我还觉得投缘些。

果然,林姜说这话时,贾母等人看凤姐儿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姜妹妹客气了!妹妹住在我们家,正该我送好吃的好玩的去给妹妹解闷呢。”王熙凤多么精明的一个人,立刻连称呼都改了,仿着黛玉的叫法,直接叫了一声‘姜妹妹’。

之后更亲热道:“不过我这人,就喜欢好东西,姜妹妹调制的面脂必是上好的。既然肯想着我,我可舍不得推出去!”

林姜笑眯眯:“那说好了,明儿我跟林妹妹去找凤姐姐玩。”

她实在不介意给王熙凤搭新桥,把王夫人从旧桥上挤下去掉到河里。

王熙凤也就从王夫人背后闪身出来,还亲手打了下帘子送林姜出去,看起来倒真像颇为投缘的姐妹俩似的。

“好,那我明儿一定准备上好的茶点,等着两位妹妹来玩。”

然后又转头紧着跟贾母请示:“还请老太太放我半日的假,让我也沾沾两位妹妹的仙气儿。”

贾母此时已经换了慈祥笑脸,连连点头:“好,很好,就给你半日假,你可得替我好好陪陪你两个好妹妹。”

一时屋内其乐融融。

唯有王夫人在旁看的咬牙。这回不是生林姜的气,而是生凤姐儿的气:凤姐儿明知道她讨厌林家这姐妹俩,却私底下跟她们走的这么近,姐姐妹妹起来了!

真是眼里没有她,难道翅膀硬了,在贾家当了几年家,还真以为自己是当家奶奶了?

王夫人腹内酝酿着要敲打教训凤姐儿一回。

偏生这边送走了林姜,贾母就拉着王熙凤说话,交代明日怎么招待林姜和黛玉,怎么建立情分的事儿,把王夫人在一旁撇的没上没下,憋得要命。

邢夫人看王夫人想说话,反而故意道:“老太太,您跟凤哥儿有话商议,我跟弟妹就走吧,别在这儿添乱了。”

贾母挥手:“很是,你们去吧。”

王夫人:气死!

-

第二日,黛玉与林姜也并没有安安生生在凤姐儿屋里待多久。

倒不是有人作妖,而是宫里的内监上门来了。

内监送来的是一张请帖似的大红纸,上头是用金粉写成的字,封面写的正是林如海的官职名。

虽长得像请帖,但皇家威仪,中宫皇后是不会下请字的,故而这是一张召帖。

里面写了些褒扬之词:诸如林氏长女出身名门,才德兼备,性情恭谦等话。

当然,这些都是模板不是关键,着紧的是后面的话,擢林氏女代京中千万闺阁琼秀入宫给太后拜寿,领受太后慈恩赐福。

这是一份光荣的派选代表的任命书。

此事尘埃落定,贾母极是高兴,给了两位传旨太监各一个硕大的红封。那小太监自然也愿意多说几句:“史太君,这宫中召请的姑娘共有大几十位呢,但这第一日收到召帖的却只有十五家姑娘,其中就有府上林姑娘。”

贾母闻言笑得更欢喜了:“天家的隆恩,府上感恩戴德!”

贾赦贾政也在旁边等着,听闻亲外甥女有此荣耀,也觉得光辉。贾赦就摆手让贾琏去送两位公公,宫里的人嘛,哪怕只是个传旨太监,也不要得罪了去。

贾赦这么一摆手叫贾琏去应酬人情往来,贾政就不免想起自己儿子,回头去找,却发现根本没有宝玉人影,腹内不免就开始运气。

待众人轮番恭喜过黛玉,一起起散去后,贾政就问着一同出门的王夫人:“这样天家传旨的大事,宝玉如何不见?”

王夫人知道内情,也不敢说实话,只道:“宝玉身子不爽快,老太太叫他歇着养病呢。”

贾政跟王夫人虽然感情一般,但到底也是多年的夫妻了,王夫人那瞬间的停顿犹豫立刻被他捕捉到了。只是贾政也不吱声不言语,只是在跟王夫人分开后,又绕回荣庆堂,往宝玉的住处去了。

宝玉十岁前,是睡在贾母内室的碧纱橱里,十岁后,就搬到荣庆堂后单独的房舍中,不必从贾母屋子里穿过,可以走旁边穿堂。

这会子贾政转回来,没有惊动贾母,只扑宝玉后房而去。

门口有坐着缠线团的小丫鬟,被他一个眼神严厉止住通报,只好跪在那里,眼睁睁看着贾政走进门去。

冬日里炭气重,故而宝玉屋里的门并没有彻底关上,只是虚掩着留着缝儿通气,横竖屋里面有厚帘子也不会灌冷风。

可这会子,这条缝儿就把宝玉的话一句句吹出来了。

“有什么可贺喜的?这事儿老太太前几日就告诉我了,那时候我便不高兴!”

“宫里是什么好地方?大姐姐去了就再也没出来过,苦苦煎熬着。这会子难道林妹妹也要进去?”

袭人晴雯麝月等人纷纷上来劝宝玉,只说这是极体面的大好事,且林姑娘去去就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