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国家开始埋头促生产,这时候奢靡的生活作风也有抬头的迹象。很好理解啊,之前多辛苦,现在功成名就了不得好好享受一下,很正常的思维吧。

很多执政者夺得权利后似乎都没绕过这一点。

就像一个人普通人买彩票暴富了一样,首先干嘛?挥霍一通啊!以前只能看不敢买的衣服首饰化妆品手表限量鞋子等等,买买买!不管用不用得到,老子现在有钱,肯定要满足一下,要是还想炫耀的,那还会拉帮结派吃喝玩乐,享受被人奉承拍马屁的美妙感觉,或许还能拿一把钞票拍在以前看不起自己的人的脸上,高傲的来一句“以前你对我爱答不理,现在让你高攀不起!”还有人直接挥霍光了的都有,金钱和权利都能带来这种快感!

清竹的廉政就这样推了出来。

她直接在朝堂上把事情挑明了,“……浮夸之风日盛,见者闻者具都羡慕不已,朕的一日三餐尚且不过三菜一汤,身上的龙袍目前也就三套!有的官员,一人一餐已经二三十盘菜肴,出入锦缎铺地,拉车的马身上还包裹银饰,怎的?想要搞个石崇斗富的故事出来?凤国建国才多久,你们真是妄为臣子!不想当个为朝廷出力的官,那就滚回家吃自己的去,哪怕你一天一百只鸡,也是你自己挣来的,别给朕脸上抹黑!”

纠察官员作风问题的部门就这么成立了,这是杜尚书负责的,早先清竹设立了监察使,当时大家不知道监察使具体干什么,用处在这里就显了出来,大臣们这才明白他们的女帝不是一般人,不是你有了功劳就能躺在功劳簿上吃喝一辈子,她不会容忍你!

她分封的爵位比起其他赏赐就显得小气多了,所有封赏的爵位都是等第下降,一个爵位三四代后朝廷就收回了,而且爵位只能嫡子承席,没有嫡子的话庶子席爵还要再减一等。

清竹道,“你们和我一起建立了大凤朝,官位财帛,我也视各位的贡献和能力拿了出来,将来尔等子孙有出息,朝廷自然也会录用,子孙没出息,世袭罔替的爵位只会带来灾难。想要爵位,都靠各自努力吧!说句不好听的,将来我的子孙不成器,这皇位换个人坐也是平常事。”

这种惊世骇俗的语言一出来,谁还敢有二话。何况清竹也没小气,土地财帛她真的给的挺大方,分封的官职也没来虚的,只要有功劳有能力的人,她都没有视而不见。

经过这一次敲打,刚起头的奢靡之风瞬间就消了,大家开始密切关注清竹的生活,然后只能心悦诚服。上下都按照她的生活方式简朴了起来,哪怕只敢暗地里奢侈上几回,明面上整个社会风气刹住了。

当然清竹也不会矫枉过正,她记得历史上有个皇帝提倡简朴,自己穿缝补的龙袍,导致臣子们个个效仿,然后京城里破布衣服卖的比好的锦缎衣服的价格都贵,这也是不正常。

比如做生意的人家里有钱,他们花用的起,难道你非得让人家吃糠咽菜穿破布?她提出的是官员的行为规范,说句实在的,你在家关上门吃一只鸡扔两只鸡都没人管,在外你就不能奢华无度任意攀比。

凤国新成立,权利洗牌之下,大臣们的家资大多数都很丰厚,家人生活的好些也无可厚非,可你不能四处炫耀,还要和旁人斗富比对。清竹说的一餐二三十个菜,就是户部一个官员在酒店和人斗富做出来的。

官员的行为一定要规范,否则上行下效,整个朝廷浮夸风气盛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到时候清竹再来收拾就困难了。

官员的行为规范准则发放下去,大家的脑子总算清明了,只要身上有公职,再也没人敢胡来,官员在外的衣着吃喝都有标准,想奢侈一把就关上门在自己家里搞,否则监察部就会请你回去喝茶,顺带查一查你的财产来源。

六部大臣也更加谨言慎行,他们谁都没敢说清竹苛刻,他们深知清竹的脾气,这位女帝一步步都走在前面,除了紧紧跟随,要不然就会被她抛下。

现在杜尚书着急的是清竹的孩子来,帝王登基,治理天下是一回事,后继有人也是很重要的一回事啊,你凤帝确实是个明君,但这个明君不能昙花一现,你得给大伙儿弄个继承人出来,让我们这个朝廷长长久久下去!要不然,我们辛辛苦苦的建立了朝廷,然后您后继无人,朝廷再次陷入战乱也不是不可能的。

于是催促凤帝‘选妃’的折子就开始多了,一开始清竹压根不理会,这不是咸吃萝卜淡操心么,正事不干,专门管她的被窝,真让人生气。

可这个大臣们还真管得,你一定得给大家弄个继承人出来,鉴于你自己是个女帝,只要是你生的,只要是个人,那就都行了!这是大臣们的底线。

清竹被大臣们气的在后院劈碎了好几个木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