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等到沈慎再次来到大御港,清竹已经备好了送去夏家的礼,不敢太出格,就是一些宝石等物,京城里这些东西价格昂贵,对于一直跑船的人来讲,这些东西就一般了。

清竹挑的宝石玛瑙等物不大不小,不光是送人还是自己用,都是体面又实惠的,几座珊瑚也不大,难得通体纯净,也属于珍品了。她怕夏家卷入储位之争,让沈慎带去了一份信,也没封口,只有两个字,忠君!

意思很显白,不管别人怎么闹,夏家一心当皇帝的臣子就是。

清竹看着沈慎带来的农作物,简直爱不释手,土豆,玉米,番茄,番薯等等,这可都是好东西啊!

她亲自让杜副城主带着管农事的主事过来把这些作物带去,吩咐他务必认真照顾,这些可是绝好的东西!

杜副城主当过县令,自然知道产量高的农作物代表了什么,一听清竹说这些东西里面有几样照顾好了,产量估计有多少,他的眼睛就亮了。

当初他当县令的时候并不是一味的只管民生,还有上官和底下师爷衙役之间关系的维护,杜副城主本就不耐烦钻营,最后更是导致自家一败涂地。

而在清竹这里,就好像是一张白纸,你想干什么都可以,只要不是破坏就行,杜副城主管理起来前所未有的畅快,有了提议,也没人会推三阻四,召集相关人员开会,大家意见一统一就能试着办理。

会议也绝对不扯皮,旁边有书记记录。更没有上下级之间走礼维护关系的事情,城主大人生活都很简朴,底下人敢奢侈才怪了,而且目前大家也奢侈不起来,每天能按时吃上三顿饭就不错了,真是忙的脚不沾地。

杜副城主的妻子怕丈夫饿肚子,就烙了饼让丈夫的随从带着,饿了就着水就能吃上几口。

杜副城主不愧是个好的父母官,他日常去乡间,见着那些贫困的孩子总是忍不住把饼送出去,随从无奈的很,最后只能背着一包饼跟着大人跑上跑下。

清竹理想当中当然是希望所有的百姓都有饭吃,都有衣穿,都有屋子住。可惜她还是未能完全做到这一点。不能因为百姓缺什么就给他们什么,这种管理是不能长久的,老祖宗早就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她不能让百姓张口等着天上掉吃的。

只能因势导利,让整体生活水平往上升,给予百姓更多生存下去的机会,最起码在她的治理下,现在冬天不会冻死人,她建造了一批廉租房,就是给贫穷的人居住的,只要以工代酬就能申请到这种廉租房。

杜副城主看过清竹管理的基本架构,十分认同,现在又见到这么多农作物,更是喜不自禁,拉着沈慎不停的问长问短。

沈慎心下也很感动,杜副城主问什么,他都详细回答。他因为容貌上的问题,不能入仕途,可是他真的想干出一番事业出来,好容易端王给他指了一条路,没成想,端王像中邪一样自己忘个精光。

在大御岛上盘亘了几天,想想清竹对端王的评介,又联想倒端王如今的态度,沈慎不由的有些灰心,他有自己的抱负,以前在端王身上看到了希望,现在这份希望又熄灭了。

他并不只安分于当个大船队的领队,要不然他就不会带回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作物,还收罗了很多海外书籍,甚至自己在慢慢的翻译,他是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发现能被朝廷采用,然后青史留名。可现在端王已经帮不到他了,或者说,端王压根就不想帮他。

而在大御岛上,清竹知道沈慎在翻译那些番人的书,还饶有兴致的要了来看,这让沈慎感慨良多。

因为那些作物也是沈慎带来的,试着栽培的人当然想多问一些问题,哪怕沈慎不知道,他们也是问过了才安心,沈慎就亲眼看见自己带给端王的作物被轻漫的搁在一边,而在这里,这些作为都被当宝贝一样看待。

楚修平管理过农庄,特别是清竹的蔬菜大棚,他知道的很清楚,现在这些宝贝作物就被安置在大棚里,专人照顾,每天都有人记录。

沈慎考虑再三,他终于去找清竹,开口道“城主大人,如果您不嫌弃,我能不能留在您这里?”沈慎眼光卓绝,一看端王似乎不太靠谱,假如他陷入夺嫡,将来的事就更不好说了,夏清竹又不像止步于此的,他果断的想炒了老板,然后改投清竹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