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清竹把这件事托付于沈慎,就是因为他是个读书人,读书人的风骨气节他身上还是有的,她甚至都不在意这个船队是否赚钱,只要船队建起来,她的后路也就有了。

沈慎也是聪明人,王爷特意避开赵三和他单独说这个事,必定不希望更多人知道,所以他就不会和赵三讲起。哪怕他心里疑惑清竹这番安排,也不会贸然询问,他毕竟和三殿下还不是很熟悉,只能说三殿下对他有知遇之恩罢了。

船队的筹建工作就有条不紊的开始启动了,赵三和沈慎每天忙的脚不着地,除了船还得有船员和出海的向导,甚至还要有保镖随行,至于商品,也就丝绸茶叶瓷器之类就行了。

绸缎的话,赵三家族就是干的布匹买卖,拿货简单,其他几样也要联系商家开始比价囤货。

漕帮知道是三王爷要组建船队,哪怕从别处抽调,也会把清竹要的船先交付出来。

清竹果真只干掏钱和出面子的事,其他全部交给了沈慎和赵三,但有她这么一尊大佛震着,船队的筹建就异常顺利,如今出海的船队也不少,只要能平安回来,都能赚的盆满钵满,新船队压根分不了人家的生意去。

而且得知这个船队上头的人是端王,那就没哪个不开眼的敢使绊子。

清竹只建议道“一开始也别跑太远,就沿海走走,什么琉球,马锡等地就行,等海路熟了在走远些。”

当然现下也谈不到这个。清竹也不可能亲自出去张罗,她完全的只起领导作用。每隔一段时间,她就能得到船队筹建的进度,她心里十分满意,这样子不到年底,船队就能出发了。

组建船队是第一步,随后清竹要拉起属于自己的安保队伍,这个也得她好好谋划,这可是在萧景眼皮子底下干的,她得时刻注意分寸。

这天她正在街上闲逛,河道整修也快到了尾声,回京后她也得各处走礼,现在就四处看看,看看有没有入眼的,置办一些。

然后她就遇着被赵三打了一顿的那个小贼,此刻他倒是不做贼了,蹲在街头揽活,只要是卖力气的他都肯干,可惜他一看就是个半大孩子,又瘦的只有一把骨头,没多少人愿意找他,而他就这么麻木的蹲着。

清竹慢慢走了过去,姚公公赶紧跟上。

那孩子看见前面一双人脚,穿鞋子还是官靴,他认不得官靴的绣花,只知道能穿这种鞋子的人必定有钱,于是满怀希望的抬起头,“这位贵人要人干活吗?我什么都能干,别看我瘦,我力气可大了!”

清竹微笑“我不要你干活,回答了我的话,我就给你钱,我只问你,上回你偷赵公子的钱是为了什么?”

姚公公觉得奇怪,偷钱能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自个儿花啊。

那小子愣了一下,“你先给我钱!”

清竹抛出一角银子,那小子伸手灵敏的接着,然后道“我弟弟病了,需要看病吃药,平时我要饭揽活,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看病吃药根本看不起,赵公子平时为人不错,我想着就是偷了他的钱被抓,他也不会往死里揍我,所以就找他下了手。”

清竹一哂,这是柿子捡软的捏吗,赵三知道了不知道会作何感想,她道“那你弟弟现如今怎么样了?”

男孩面色暗淡,“就这样吧,能活一天就是一天。”

清竹心里一动,闲着也是闲着,就道“愿意带我去看看吗?”

男孩有什么不愿意的,贵人银子都给了,他甚至还希望清竹看到了他兄弟的惨状,能再照拂一二呢。

清竹在城外破庙里见到了一窝的孩子,大多数是男孩,大大小小的,最小的七八岁,最大的看着也不过十四五岁,里面还有几个女孩子。他们个个衣不蔽体,灰头土脸,眼神麻木。

带清竹过来的男孩叫铁牛,他道“还有几个出去要饭啦。”说着就不住拿眼睛看清竹。

但是清竹并未如他所愿拿钱出来,也没看见他们这幅惨样就面露不忍,她甚至闻着破庙里的异味,眉头都没皱一下。

过了一会儿,清竹迈步走出破庙,吩咐姚公公,“你去买些馒头稀粥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