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三十一

沈原道“那就看您和明生如何谈了,就是同意让他出来转悠,陛下也得安排好可靠的人手护卫,毕竟此事也不能宣扬出去。”

心理医生倒是可以让两个人格之间开辟心灵共存室,然后让他们可以彼此交流,沈原是没这个能耐的,只能做些浅显的引导。

沈原是将将宫门下钥前才离开的,太后一看皇帝儿子正常了,一颗老心才放下来,他们母子坐到如今的位置可不容易,要是皇帝儿子有了差池,太后也不想活了。

宫中事向来牵动人心,好在明辉帝血洗过皇宫,如今皇宫里的人还是比较听话的,加上传皇帝的闲话,难道嫌命长吗?

第二日早朝,明辉帝和往常一样坐在宝座上,心里有猜疑的臣子登时也没了一点疑问,想太后一贯厚待沈国公,召外甥女进宫也是常事,谁也眼红不得。

沈原在家也没提明辉帝的事,皇帝的事不能随便八卦,何况这个事也关系到沈家的生存,她就是有些担心,要是明辉帝和明生谈不拢,到时候倒霉的是这个天下了。

上位者朝令夕改,下头就会混乱,最倒霉的无过于百姓,这点不是沈原弄些强兵利器和改良一些织布机能避免的。

科技发展有个前提,那就是社会不能动荡,要不然老百姓只顾着逃命活命,谁鸟你弄什么科技啊。

沈原觉得这件事她能做的到此为止了,皇帝有多重人格,她这个表妹有什么办法?就是进宫,她也是去看太后的,明辉帝也不能逮着沈原进宫次次夹脚就跟过去,这样的话,外头还得传闲话呢。

沈原觉得没事了,太后却突然把自己哥哥和嫂子召进了宫,面带喜色的告诉哥嫂,“皇帝想让阿原进宫当皇后!”

太后是没一点政治才能的,不给儿子添乱算不错了,要是换个晓事的太后一准告诉皇帝这个不可取,不是说太后知道近亲结婚下一代有遗传病啥的,而是沈家已经是外戚了,何必再浪费一个皇后的名额,皇帝的后宫可是牵连前朝的。

就是想让娘家显赫,将来明辉帝的儿子或者女儿倒是可以再同沈家结亲,那时候沈家的荣华富贵也就保证了,明辉帝娶沈家女儿为皇后,那就是浪费啊!

在政治立场上,哪怕沈原改良了各种弓/弩,她是沈家人,天然就是皇帝派,也不用明辉帝这样拉拢,太后只一门心思高兴,大臣们都想不通死了。

沈大寿和李氏是全无主意的人,如今的国公府上幕僚门客附庸皆有,沈原也不过查看一下这些人的人品手段,只要不是单利用沈家谋自己富贵的人,她还是让沈大寿接受下来。

毕竟沈大寿和旁人来往什么的沈原也不可能全程跟着,有几个能干机灵的幕僚,对沈家没任何坏处。

李氏身边,关嬷嬷就是个帮着李氏管家理事的能人。

这两位一听女儿能进宫当皇后,那真的是不知道该作何表情了。

李氏呐呐道“那个,那个,得问过二妮吧?”

自家这个讨债女儿别看机灵,实际上全家没一个能做她的主,换在别人家此刻怕不得喜的嘴巴都合不拢,偏偏李氏来了一句要问过沈原才行,关嬷嬷差点晕过去。

老天爷啊,这世上尊贵不过皇帝,皇帝要你家闺女当皇后,那是什么?天大的恩赐啊,你竟然来一句,要先回去问问我女儿同不同意,你信不信换了旁人,皇后您就别想了,脑袋保不保得住还两说呢!

好在太后知道自己哥嫂的脾性,也知道外甥女的性子,倒没降罪,反而笑道“小姑娘家知道这种事就没有不害羞的,她岂能不愿意,嫂子和哥哥只管做好准备就行了。”

要不是沈原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沈家下人都知道传闲话要挨板子丢饭碗,所以谁也不敢多嘴,否则沈大寿和李氏出宫后沈原要当皇后的事就会宣扬的满天飞了。

沈原知道后也是目瞪口呆,她倒是估摸着能知道一点为什么,可是这也不用她进宫当皇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