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二十四

舒适惬意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一转眼也到了大妮出嫁的日子,这时候人们才发现,国舅老爷没卖女儿啊!

王家的聘礼沈家分文不少的让女儿带了过去,李氏嘴巴上硬,到底还是给大妮收拾了上好的陪嫁出来,这么一车车的嫁妆连绵的往前抬,到了王家还要晒妆,唱嫁妆的人抑扬顿挫,人家一听就知道舅老爷非但聘礼分文未收,还陪嫁了上好的嫁妆。

很有些酸人在王家攀上沈家的时候背地里嚼咕,“不就是拿银子钱堆来的媳妇,人家国舅老爷眼皮七浅,看上了王家富贵,瞧着吧,又陪银子又弯腰的,将来迎进门一个母夜叉!”

现在晒妆狠狠打了人脸,沈家是实心实意嫁女儿。

王太太脸上更是满面春风,她今天也穿的极其喜庆,很多布置更是问了又问,婆子笑道“太太,您都问了八百遍了,小少爷院子里一应物件不都是您布置的,还能差了什么呀!”

大家纷纷应景的笑了,俱都羡慕王家的好运气,王家更是把白都尉捧到了上座,没有白都尉,自家儿子哪里认得国舅老爷的闺女去,谢媒礼白都尉拿的比正经媒婆都多。

再来说沈家,沈大郎哪怕还小,倒是也能背的起大妮,沈府这一天也是热闹的紧,因着沈大寿只有散官的职位,平素又不和别人来往,所以六部大员来道贺的只有刑部尚书了,他们两家接触的多一些。

沈家来京城这么久,也是第一次办这么大的事,男客高身份的很少,女眷当中身份地位高的倒是不少,沈家毕竟地位特殊,国舅老爷整天泡在田庄上,李氏等闲也不出门交际,现在沈家办女儿的婚嫁,家中男人不能来,女人就得出面交际。

很多夫人早就通过各种渠道拿到了沈家的婚宴帖子,李氏再腻歪贵妇人们的言行举止,今天女儿的好日子,当然是宾客盈门的好,所以也不吝啬帖子,只要人家愿意来,她都欢迎。

到了日子,贵妇们陆续登门,然后就发现,她们对沈家的评估严重不足啊。

宾客多,来的人都是乘坐车马而来,人多,这要不是提前做好准备,光是堵车都得堵上几条街去,京中又不是没发生过这种事。

几年前,冯伯爵府上宴客,就发生过堵车堵的宾客进不了门的事,冯家也是土包子出身,以前一直在边关,后来封爵位进了京,,被京城繁华晃花了眼,一心想要挤进豪门圈,三天两头弄名堂宴客。

客人少还罢了,后来老太太过寿那是大事,客人一多,冯家乱了个人仰马翻,不是冯家下人少,而是当家主母不会调度,把下人支使的团团转,仆人没头苍蝇一样乱碰,什么事也干不了。

这回又有人等着看沈家的笑话了,没料到人员一点都没停顿的进了沈府,马车车夫去哪处,主人和随行的丫头婆子去那处,竟然井井有条,一丝都没错乱的。

丫头婆子也有跟在主人身边,和不跟的,那不跟的在哪里等待休息,也指挥的清楚明白。

夫人们没机会来沈家,如今一看,哎呀,这要不说,一点看不出这是一家子暴发户,装修摆设也没说不管金的银的都摆上,要说出彩的地方确实也没看到几处,但是绝对和庸俗不搭边。

就是花园里也归置的井井有条,没说看见一花园子的菜蔬,大家都知道沈家是什么出身,舅老爷现在还是见天泡在地里,那夫人不得在自家花园里种菜啊。

就是仆人,哎呀,还真别说,仆人身上的衣服都分了几种颜色,有的夫人好奇一问,小丫头笑着爽脆的解释“青衣的下人管着奶奶太太们不认识路,或者要去更衣休息,紫衣的下人管着茶水热水等,奶奶太太们招呼一声就行了,粉衣的下人等下引奶奶太太夫人们入席,但有需要尽管吩咐!”

很多夫人们都在暗自点头,这份管家的心思也当得一家主母了,有些人就颇为后悔,要是早知道沈家不是那等没规矩的,也该来求娶一下舅老爷的嫡女啊!自家不拿嫡长子,那嫡次子也是可以的,庶子是不能考虑的。

好在大妮嫁了,沈家还有一个姑娘呢,夫人们的眼神也热切了一切。

及至开宴,夫人们纷纷入座,然后发现沈家下人上菜也是条理清楚,甚至还兼顾到小孩和年纪大的夫人的吃食。

无论客人有什么需求,沈家下人第一时间响应,迅速办妥,下人进退间颇有章法,没见一丝慌乱。

这就很厉害了,京城不是没这样的人家,豪门贵族几代绵延,自然有这份调理下人的底蕴,沈家是什么身份?泥腿子啊,他们进京才多久,也就两三年吧!下人就能调理的如此出色,这是谁的功劳?

当家主母的!

可李氏怎么看都不像是这么能干的人。

李氏也没藏着掖着,“是我家二姑娘,她帮着我弄得。”

对沈原来讲,这不就是酒店里迎宾布置待客么,问题一一列出来,然后每个环节派专人负责,彩排几次,遇到新的问题记下再解决,很快就能梳理的清楚明白,还有关嬷嬷提点,这没什么难的。

关嬷嬷也叹服不已,不怪二姑娘喜欢出头露脸,实在是人家有这能耐,就是京城一般的豪门贵族,没特意教过之前,你拉一个闺秀出来让她管一次宴会,看看能不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