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偏心婆婆 二十七

此事在村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两天了都还在议论。

李秋宁在出事的当日,出去了一趟,回来后紧皱的眉心已经散开,安心备嫁。

妯娌二人就和当初的胡氏一般,四处去求人。她们一辈子都在这村里打转,也不认识外头的人。无头苍蝇似的乱转一通,最后还是无功而返。

三日后,村里人还在议论李家发生的这场稀奇事时,窗口又浩浩荡荡来了一行车队。

正是世子霍联南。

他带着媒人前来请期了。

关于李秋宁的婚事,在李家发生了这些事后,不少人暗地里猜测纷纷。好多人都觉得婚事有变。

可看到霍联南这般大张旗鼓,就知道他是真心想求娶,且不为外事所动。

李秋宁感动得眼泪汪汪,将一行人请进门。胡氏急忙送上了茶水。

一切都挺顺利,婚期定在五日后。

对此,霍联南冲着胡氏一脸歉然:“伯母,按咱们京城的规矩来说,婚事不应该这样匆忙。但事急从权,家里出了这么多的事,我怕秋宁担忧。也因为我出来太久,最近要启程回京,而近段时间内的吉时就是十八,你放心,往后我会尽力补偿秋宁。”

胡氏满心欢喜,激动得落了泪。她擦着眼泪,问:“以后秋宁还回来吗?我……我就得着一个女儿,我会想她的……”自从男人入了大狱之后,她都不好意思在村里行走,总觉得所有人都在议论自己,说实话,她想离开。

当然了,她有些舍不得儿子。不过又想,如果能跟着女儿去京城,在那边落脚后,也能回来接人。

比起这穷乡僻壤,京城的夫子要厉害得多。再有,自家男人出了那样的事,两个孩子想要科举怕是有些艰难,她已经问过了,这样的情形,得多找几秀才和举人保荐。

她在这村里,别说举人,一个秀才都不认识,上哪找去?

她不认为婆婆能找到,就算真的能,以婆婆对自家男人的厌恶,怕是也不会尽心。左思右想,她觉得还是去京城好,两个孩子到了那里,有世子姐夫在,侯府一声令下,别说秀才了,怕是连官员都肯保荐。退一步说,就算不科举,机会也要多得多。随便做个管事,也比留在县城要好。

这些事情她心里琢磨了许久,一直不好跟女儿开口。女儿对她颇多误会,最好是世子答应带她离开,如此,女儿就算不满,也只能认了。

听话听音,世子人精似的,瞬间就明白了她的意思,侧头看向身边的未婚妻,见她震怒,心下了然。此事怕是胡氏自己的想法,母女俩应该没有商量过。

“伯母可以去京城探望。”霍联南不介意让自己再情深些:“或者,你可以跟我们一起走。日后有机会,再把两个弟弟也接了去。”

胡氏大喜:“真的?”

霍联南失笑:“自然是真。”他侧头温柔地看向李秋宁:“你们是秋宁的家人,也是我的家人。我也不希望她到了京城之后思念你们。只是,伯母没有去过京城,兴许会不习惯。”

“习惯的,习惯的。”胡氏忙不迭道:“我们皮糙肉厚,在哪都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