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葛爱娣被录用

买活 御井烹香 3069 字 2022-08-25

先交代的是上一次例会过后,自己的工作进展。云县的账,以及内部反腐败工作,彬山的矿,两地的教育以及居民的呼声,葛爱娣的职位放在较靠后的位置,庄素建议把她放到医院,“云县刚来了两个愿意接受再教育的大夫,都要送到临城县来上课,或许可以把葛爱娣培养成医生,医生接触的人群广,示范作用是最明显的,我们也需要一些女医生。”

医生也是谢双瑶很关心的痛点,问题是愿意接受现代医学教育改造的大夫实在不多,而现代医学也是建立在现代工业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她在彬山也培养了几个翻阅现代医学教材成长的医生,目前只能说处理外伤有优势,因为知道注意卫生,对内科疾病和慢性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谢双瑶又需要大量医生,至少是具有现代科学思维的旧式大夫,能帮助她搞点土法制备青霉素啦,青蒿素提炼啦,搞点牛痘什么的。这个死循环目前还没找到解题思路,反正总之先做起来是不会有错的。

“现在云县那里来的人才越来越多了,看来北方的动乱还在滋长,南方相对安定,我们的盐卖得越来越远,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过来的。”朱玉玉乐观地说,谢四哥因此显示出与有荣焉的样子,因为云县的海盐生产基地正是由他负责。“至于葛爱娣,我想把她放到扫盲班也不错,她从扫盲班出来,又成了扫盲班的老师,对妇女们会有很好的带动作用。”

老彬山虽然自然形成牢不可破的小团体,但对新晋的学员葛爱娣却没有什么排斥感,而是积极地出谋划策,第一是活实在太多了,确实需要更多人帮着做,第二则是他们都知道谢双瑶很喜欢任用女人,而买活军的女娘以及大部分男儿郎也都认同谢双瑶的判断,那就是他们还需要更多的女医生、女教师、女商人和女官吏。老彬山,老买活军对谢双瑶的忠诚自然是刻在骨子里的,但他们不会天真到以为这种无条件的忠诚可以蔓延,从经验来看,在买活军新拿下的地盘中,对买活军最忠诚也最狂热的拥护者只有两个群体,第一是原本的无产者,第二便是新获得权力的女人。

无产者——是很有用的,但他们的问题也多,长时间的营养不良让他们中的大多数能力受到限制,他们需要补的坑太多了,而女眷则不同,遍布各个阶层,受教育程度不一,不少人上手就能差使的,而且她们一旦被赋予权力,从中汲取到了哪怕是一丁点的好处,对买活军立刻就忠心耿耿起来,再没有什么能把她们和买活军拆开。所以买活军不论男女,都积极任用女人,在这艰难的世道里,他们只掌握了两县之地,现阶段,存活是第一要务。

也因此,马脸小吴最终盖棺定论,“必须让她做官为吏——我知道,她现在还没有做官相应的知识,可能只能从书记员开始做起,在工作中自我培训,或许一开始对群众的触动不会那么强烈,花的时间会有些长,但我的依据有两点,第一,她可以在书记员后通过自我培训,参加公务员考试,这种入职形式是合规的,在同侪中受到的排挤会小,第二,葛爱娣既然在这么多职位里选择了书记员,也说明她的眼力和志向,她有魄力也有野心,她很聪明,组织能力也很强,这样的一个人我们不应该培养她做技术人才,还是要尊重她靠近权力的决心。”

连谢双瑶都流露出注意聆听的神色,其余买活军也并没有反对,马脸小吴不禁有一丝得意,她又主动做了个转折,“当然,在她做书记员期间,也要让她受到相应的培训——能力上,思想上,道德上。”

谢双瑶说,“那就是你的工作了,我赞成录用葛爱娣为书记员。你们的意见呢?大家举手表决吧。”

除了庄素没有举手以外,其余人全票通过,而庄素之所以不举手或许也不是真的就反对小吴的意见,只是她做为账房一向很有独来独往的觉悟,尤其注意和小吴保持疏远的关系。这件事到这就算是有答案了,但谢双瑶的工作还没有结束。

“不必等到她考上官职以后再开始宣传,这部分工作现在就可以开始了。”她宣布说,“早会开完之后我会去见一下葛爱娣的老师——是于大郎吗?”

马脸小吴点点头,谢双瑶不禁感叹,“到底是官宦家庭,起点总是比别人高,做什么事都做得很好,他妹妹于小月也是个好苗子,另外,正月快来了,我们要往许县派出一队人马,去拿许县的煤矿,换防工作准备得怎么样了,要给我留一队去过许县的兵……”

葛爱娣的新工作就这样定了下来,一日三十五文——这报酬,其实已足够在豪村掀起一阵风浪,但在谢双瑶看来,这当然不够,她要把这风暴尽快掀到临城县、云县,甚至是许县的每一个家庭里。

明年年底,她给自己定了个目标,明年年底她要在许县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