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 乡巴佬瓶子 草原.瓶子 这也不认识,……

买活 御井烹香 1907 字 2023-06-17

所谓的盟帐,一般都是近处的台吉们会盟的地方,也是牧民们集会和节庆之处——在额涅格的话里,瓶子听得懂的也就只有这些了,她不由得沉默了下来:这是她第一次遇到科尔沁之外的同族人,从科尔沁出来,走了三天,日子就和科尔沁有这么大的不同了么?

识字的老额涅格,还有毛线、毛衣,这样的编织手法,商人来收羊毛……这都是科尔沁完全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还有用来盛放‘日历’的马口铁盘子,这东西在科尔沁实在是太贵了,就连台吉家里也用不起许多,但在喀尔喀,一户最普通的牧民都能用上马口铁的盘子——只是为了装日历!什么时候鞑靼人这么不缺铁了?

难怪姑姑说,她需要出来多走走,她知道得还不够多。一个台吉的女儿,自小有学者来教导她和兄弟姐妹们识字……但在普通的牧民帐子里,这也不认识,那也不认识,显得非常的没有见识!

虽然脸上还保持着热情的微笑,但瓶子的内心深处,实在已经很有些羞愤了,只是她逐渐在学着隐藏自己的情绪,因此,率直的老额涅格没有发现不对,还是絮絮地解释着,“日历是汉人的叫法,我们也就跟着叫了,这东西的意思是天文历法——上头的字是买活军用的数字,下头是他们的拼音……这是买活军出的东西,卖得很便宜!”

因此,牧民们也就不知不觉地学会了买活军的数字了,额涅格只看得懂数字,不认识拼音,不过日历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把剪羊毛的日子都用红色标注出来了,她说下头的拼音,学会的话就能读出来了,记述的其实都还是鞑靼话,她也在学,“学会了拼音,就能读报纸和《故事会》了。”

瓶子是识字的,但是数量不多,因为在生活中没有太多需要用到文字的机会,大部分时候,信息传递都通过口信进行,就算是远嫁的亲戚和娘家联系,也都是派心腹送信请安——信上能写什么?很多时候,亲戚们自己也不识字,也是口述让人撰写的,谈不上什么,还不如直接问回来探亲的家下老忠奴呢。

但是,这会儿她突然有了强烈的识字欲.望,不仅仅因为识字的必要性,也因为她看到了这一本神秘的、尊贵的日历,能够指导着牧民围绕它生活。她从中感受到了文字的巨大权力,便迫不及待地想要接近文字,并且将它掌握了。

“您能教我认数字么?”她立刻提出了要求,但,还没等老额涅格说话呢,乌云其其格一下钻进了帐子里,一边按着胸脯,和老额涅格互相行礼,一边闪着双眼,感兴趣地问着,“故事集锦?我听到了嘎拉巴这个词!智慧的老祖母,你的柜子里难道藏了喀尔喀的嘎拉巴故事?我最喜欢听故事了!”

老额涅格脸上,顿时也露出了会心亲切的笑容,显然,她也喜欢故事——鞑靼人很少有不喜欢听故事的,她拍了拍脑门,似乎在懊恼自己没有立刻把好故事拿出来招待客人们,“我们家里别的没有,故事最多——萨日朗,去叫你哥哥回来,我们到外头去,乘着太阳还好,让他给客人们读几个故事!”

“几个故事!”乌云其其格的眼睛更亮了,几乎要欢呼起来,而瓶子的眼神,却是跟着老祖母一起来到了西侧的柜子那边,望着老祖母打开了耸立的佛龛,从中取出了两本薄薄的册子。

这么说,她刚才真的没有看错,原来摆放佛龛的地方,已经换成了装东西的小柜子,只是做得和佛龛很像,一眼很容易看错……比起所有的异样,这一点给予了瓶子最大的震撼,要不是刚才她留心到佛龛前没了香炉,一时真难以发现——

这顶大毡包的尊位上,居然没有摆放佛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