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他不会心软...)

梁知节怔了怔,起身出去。

“什么病?”

元璟没有转身。

梁知节回道:“眼下看着像寒热症,还有一些其他症候。”

元璟静了片刻,“药方开了吗?”

“已经让人去煎药了……”梁知节声音低了下去,“公子,属下是男子,不便为枝枝小娘子换衣……”

他等了一会儿。

元璟直接吩咐亲随:“找个婢女过来。”

亲随应是。

吩咐完,元璟仍站在风口里。

院子里忙忙乱乱,阿吉架起炭炉,摇着蒲扇煮水煎药。

他每天为元璟煎药,做起这些驾轻就熟。枝枝的事是他疏忽了,他想将功赎罪,跑前跑后,一把蒲扇摇得呼啦响,格外卖力。

元璟在晨辉中站了许久,一言不发地离开。

始终没有回头看一眼房里昏睡的枝枝。

梁知节望着他的背影,一时庆幸,又一时犯愁。

庆幸自己多留了个心眼,没有冒犯枝枝小娘子。

犯愁元璟再次为枝枝破例,怎么安置枝枝更棘手了。

……

都尉府听说要挑婢女服侍枝枝,二话不说,送了十几个婢女、仆妇过来。

梁知节拦在门口,选了个胆子最小的,敲打几句。

香奴战战兢兢进了屋,帮枝枝换下被褥和身上衣衫,喂她吃药。

到了下午,梁知节回房复命。

元璟伏案写着什么,数名亲随侍立左右。

“公子,枝枝小娘子好些了。”

梁知节回完话,元璟头也不抬,淡淡嗯一声,继续书写,连下几道指令。

亲随恭敬应喏。

梁知节看着元璟线条分明的侧脸,心里暗暗称许,不愧是元九郎,虽然被枝枝小娘子搅乱了心思,仍然在周密布局。

亲随领命出去,房里安静下来。

元璟打开一条布帛书写,问:“什么时候染上的寒热症?”

梁知节反应比阿吉快,立刻答道:“从脉象来看,像是旧疾……听那个叫香奴的婢女说,枝枝小娘子前不久就发过急病,十分凶险……”

他停顿了一下。

“说下去。”

元璟道,嗓音冷漠,无喜无怒。

梁知节叹口气,道:“据香奴说,枝枝小娘子这几个月经常挨打,吃不饱……夜里被关在四处漏风的柴房……也许是因为饥寒交迫,又受责打,染上了寒热症。”

屋中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摩擦声。

梁知节等了半晌,告退出去。

元璟沉默不语,笔下的字迹丝毫不乱。

她真病了。

不是装出来的……

这一次,他不会心软。

……

元璟第一次见到妹妹元妙英,是在他三岁那年。

数九寒天,窗外大雪纷飞,暖阁里一炉炭火烧得红彤彤的,哔啵哔啵响,高几上供了一瓶红梅,暖气催发,一屋子淡淡花香。

廊下很热闹,几个裹着厚袄的少年公子在伴当仆从的簇拥下打雪仗玩,哄笑声此起彼伏,闹了半个时辰也没停。

元璟一个人独自坐在帘下描红,手腕上一串红褐色念珠。

他自幼寄名在长春观,道名明正,念珠是长春观谢真人亲手为他戴上的。

元璟身体不好,握笔的手微微发抖,但他写得很认真,笔下抹出来的笔画端端正正。

咚咚咚一阵乱响,毡帘忽然被人高高掀起。

一帮少年冲进暖阁,七手八脚推元璟,抽走他手里的竹管笔,拉他起身,个个张牙咧嘴,一脸坏笑。

“九郎,你爹回来了!”

“你爹爹回来了!抱着你妹妹!”

少年郎们朝元璟做鬼脸。

尖锐、嘈杂、刺耳的哄笑声中,元璟被挤到地上,手掌擦过毡毯,蹭破了皮,火辣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