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第二十章

“你可以多去看看电视剧,我不太喜欢用电视剧演员就是因为他们多半是在表演情绪。吸引观众的不是演员的演技,而是故事本身,所以电视剧作家才能在他们的行当说了算。”

“可真正好的演员,是无可替代的,他们可以让角色活过来。电视剧除非是量身定做的剧本,不然里面的什么角色都可以替换演员表演。足以传世的电影却不是,好电影里面的主角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是这个人就是角色本身,演员跟角色融为一体,那个角色只属于他。那没有演得好和演得不好之间的区别,那就是角色活过来了。他生活在某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宇宙,真正的活在了故事里,哪怕电影落幕,他的故事还在继续。”

“那样的演员是能用自身的气质把角色刻上自己烙印的,哪怕电影再翻拍,请来的演员再大牌,说不定新找到来的演员演技也比前一位好。可在观众眼里,那个角色就只属于那个演员,换别人拍总没有那个味道。”

“这不止要求演员本身的气质跟角色非常贴合,也就是你讲的,作家会更了解自己创作的角色。那需要演员能完全放开自己,全身心的投入角色,让角色在自己身上活过来。”

姜帝圭极其肯定的跟小萌新说,“这一点只能靠天赋,努力顶多够到天花板却无法突破。崔幼澄是自动站在了天花板上的人,她当作家,浪费老天给她赏的这碗饭。”说着就跟她讲,“跟李娜英解约,让崔幼澄拍。”

还在消化知识点的尹佳恩愣住,“解约?”

“怎么,处|女|作不想大放异彩?”姜帝圭虚点了下已经播完了剪辑视频的笔记本,“崔幼澄会让这个角色大放异彩的,七十分的本子有她出演能帮你拔高到九十分的期待值,好演员能拯救整个项目。”

“她是新人作家,你是新人导演。你这个新人导演会捧出一位巨星,这位巨星将成为你最成功的作品之一,要是你运气不好,连之一都没有。这样的演员你要是放过了,以后再想有这个运气,可就难了。”

尹佳恩被说得有点心动,可是吧,“能当作家的人会想当演员吗?”

“没有表达欲怎么可能成为创作者。”姜帝圭不觉得这是问题,“所有的创作者都有旺盛的表达欲,想让自己的作品被更多人看见,乃至于想让自己被更多人看见,这是创作者的本能。多少导演都在镜头前拍自己,作家出镜怎么了。”

“行不行先去问问看,不答应再来找我。”

同为创作者的导演在作家的童话小屋询问对方,“你要不要演?”

作家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差点把自己又晃吐了,全身心拒绝,“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不要。”

“那换衣服吧。”

“干嘛?”

“见老师啊。”

前情都已经讲完的尹佳恩提醒她,“老师说了,你要是真想不开要浪费自己的天赋,就带你去见他。”

抱紧被子的崔幼澄才不想去呢,“我不要!我头疼!”

“你浑身上下都疼也得去见老师,我们整个项目抓在老师手上呢。”尹佳恩看她怂成那个样子,笑出声来,“早见晚见都得见,你以为你跑得掉?”

跑不掉的崔幼澄昨天酒醉还在祝沅彬幸福,今天酒醒恨不得提刀砍了他,打碎八块才好呢!看看他都干了什么挫事!非得弄什么姜帝圭出来!凉了吧!

崔幼澄怀抱凉凉的心情见到了姜帝圭,演员是不可能当演员的,死都不会当。这项目只能凉凉,最悲催的是她版权在对方手上,还没办法自己重新组团队拍摄,这是什么悲惨故事啊,她怎么就那么倒霉呢?

女作家欲哭无泪,男导演则是不能理解她为什么对拍摄那么抗拒。这又不是个没有表演欲,看不上演员的作家,她表演欲不是挺旺盛的么,十五分钟的剪辑里展现的淋漓尽致啊。

崔幼澄试图找理由,比如惧怕摄像机,会晕镜头。

姜帝圭让她看看自己在镜头前表现的多好,十五分钟呢,不短了,一点也不晕啊。

后辈说,她只想当作家;前辈讲,当演员也不妨碍你当作家。

“我没有在跟你谈爱好,我是在聊项目,你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跟我没什么关系,我也没有插手的必要。但公司在制作这个项目,你自己就是这个项目的作家,你不想要让项目更成功吗?”

姜帝圭就事论事的跟她说,“我不在意你想不想出演,问题在李娜英没有你好,你如果能找到比你好的女演员,对方也愿意加入这个项目,那我当然更欢迎。可你得知道,那样的演员报价非常高,这个项目负担不起。”

特别想回一句‘我出钱’的崔幼澄,咬牙把话憋回去了,偷摸等尹佳恩,对方低头装死,她就很悲催,“为什么非得是我呢?”

“不是一定要你啊。”姜帝圭察觉她思路不太对,“我们都是为项目好对吧,你也想要这个项目能更成功对吧?既然如此,有能增加成功概率的事为什么不去做呢?”

“你不想当演员就不当,就只拍这一部作品,拍完就拉到,谁的邀约都不接。你还是作家,只有一部作品的演员算什么演员呢,还是你方便告诉我,你那么排斥做演员的原因是什么吗?我是说,真正的原因,讲出来的哄人的就别说了。”

崔幼澄排斥做演员的原因讲出来可笑,“我说实话,但您别笑,我怕挨骂。”

“挨骂?”姜帝圭没笑,更多是疑惑,“谁骂你?”

“观众,粉丝,影评人,媒体。”崔幼澄挨个列举,“一旦我不符合他们的期待,所有人都会骂我。”

姜帝圭没笑,尹佳恩笑了,“你还没拍就先预设自己会得到万千瞩目?”不被关注的艺人哪会有骂声,连个水花都不会有。

尹佳恩笑得崔幼澄不想理她,姜帝圭却突然想到什么,让两个小朋友等等,去自己的影碟架子上翻找东西。

社长的办公室还挺大的,大佬去办公桌后面的架子上找东西,小朋友们则是在沙发会客区小声掐架。

尹佳恩嘲笑崔幼澄想太多,也想太美,人都还没红就先担心自己会被粉丝骂,你有没有粉丝都不一定。崔幼澄特别嚣张的跟她说,本大爷只要出道粉丝千千万,哪怕不拍电影没有作品,光靠颜狗舔脸也能有万儿八千的粉丝,你这个无名氏懂个屁。

这话给尹佳恩气的,大开嘲讽;崔幼澄立刻回怼,谁怕谁啊。

小姑娘们还没掐出结果来,大佬先找到了他想找的东西,一部电影。

老片,1998年在意大利上映的《海上钢琴师》。

电影大师问小朋友们,有没有兴趣陪他看一部老片。姑娘们对视一眼,都想说看过了,如此经典的作品,怎么可能没看过呢。但姑娘们对视之后,整齐的点头,看电影吧。

这部电影上映的版本和dvd版本的导演剪辑版是两个版本,上映前制作公司要求导演把删减剧情,增加戏剧冲突。导演拼死阻拦也挡不住商人的凶残,到底还是剪了一些,但为了保证作品的完整性,导演连柏林都不去,就因为柏林限制电影时常得在两小时四十五分钟以内,而电影长达三小时。

长达三小时的电影是部文艺片,以钢琴为主题。讲述常年在海上行驶的一搜游轮,某一天出现了一个弃婴。弃婴被船员们养大,从未下过船上过岸,但他有无与伦比的钢琴天赋。

他只在船上为客人们演奏钢琴,每次演奏都获得满堂彩,无数人为他鼓掌,无数人都惋惜他只在船上演奏,无数人说你在浪费自己的才华,无数人劝他上岸。

他不愿。

某天,他碰到了一位少女,怦然心动。少女是船上的旅客,少女是要上岸的。为了少女,他首次有了上岸的冲动,可船停在岸边,他走上甲板,走向下船的方向,走到即将要下船了,幡然转身,逃回船舱。

此后,他就一直在船上。

一直一直,一直到船老了,旧了,要被毁了。所有人都上岸了,唯有他,还留在船上。

三小时的电影放到最后,唯一还记得船上有一位无名钢琴师的旅人,抱着赌一把的心态,在即将被六吨|炸|药炸毁的船舱里见到了那个不愿意下船的天才。

天才此时变成了一个疯子,宁愿拥抱死亡也不愿意抬脚往前走一步。

只是下船,能有多难?

钢琴曲在临时的‘放映厅’响起,会议室里,独坐前端的姜帝圭按下暂停,询问姑娘们有什么影评想发表。

尹佳恩说的是,如果有一天,她也能拍出那么浪漫的电影就好了。

崔幼澄微楞,尹佳恩疑惑的回望。

“你不觉得‘1900(男主名)’坚持自己,摒弃所有的社会规则,生于船上,死于船上。在爆炸的前一秒,谈着钢琴迎接死神的到来,是最极致的自由和浪漫吗?”

小姑娘的罗曼蒂克逗笑了成名多年的大导,“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就会变成那个劝他下船的人,告诉他世界很大,灵魂的自由不会被身体束缚。”

崔幼澄表情微变,垂下眼睑,沉默。

姜帝圭笑看她一眼,没多说什么,只说,“1990不愿下船,是惧怕未知的街道,还是拥抱自由,浪漫的奔赴天堂,我们谁都不知道。但这部片子叫‘海上钢琴师’。钢琴师带着他的钢琴就能去拥抱一切,不论去哪,不论身处何地,他都有他的钢琴。”

“崔幼澄,你的钢琴呢?”

崔幼澄猛的起身,椅子在身后划出刺耳的声响,好歹理智还在,还记得给前辈鞠一躬,腰都没直起来遍仓皇而逃。后面追她的,是无形的存在,那架庞大的,厚重的,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的钢琴。

愣怔片刻的尹佳恩起身就要去追,姜帝圭拦住了她,有些事需要自己想开。别人说再多都是只是苍蝇飞,想不开的人只会拿苍蝇拍,拍死困扰她的一切。

尹佳恩没有搞明白,疑惑的看向老师,“您认为,她是热爱表演的吗?”不曾热爱,怎么会惧怕身后的钢琴。

“至少热爱过。”姜帝圭笑眯眯的看了眼已经没人的门口,“我说她是蒙尘的珍宝,不是说她只有天赋,而是指她非常努力的训练过自己,并且很清楚自己拥有过什么。你仔细去看她指导演员的那些话语,态度,她对自己的表演是极端有自信的。”

“那孩子自信到,不管是面对李娜英还是姜东元,都不接受他们的反对意见,她笃定的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那不是作家的态度,那是一个表演者,对不如自己的表演者,确定自己能压过对方,才会展现出来的自信。”

姜帝圭不知道崔幼澄经历过什么,能心甘情愿的让明明可以璀璨耀人的自己蒙上阴霾。但他相信弹奏过钢琴的人,会被那些黑白键诱惑,再怎么忍耐,都无法抗拒。

她曾在聚光灯下,为满场宾客演奏出一曲天籁之音,以获得满堂喝彩。

掌声比名利动人,热爱能冲破一切阻碍,这是本能,谁都逃不开。

姜帝圭难得对小朋友有点好奇,带着些玩味的跟尹佳恩说,“崔幼澄像个亡国的公主呢。”

“亡国公主?”尹佳恩不解。

大导的脑子里出现一个画面,画面组成一个故事,故事的主题是,“家国已破,山河不再,但公主还是坚持披上最华美的裙子,以一人之身抵挡乱世。强撑着只剩她一个人的国度,努力扬起笑脸,面朝万千敌军,眼里装着的,是只有她才看得见的太平盛世。”

试图去理解这句话的尹佳恩不太确定说,“自欺欺人的鸵鸟的意思?”

姜帝圭一乐,“是就是这个意思。”

王国的公主早已没有护卫她的骑士们,一路冲进紧急通道,关门落锁,贴着门滑下去,脑袋埋进膝盖里,做一只自欺欺人的鸵鸟。

崔幼澄是否热爱表演,她自己都不知道。她知道的是一开始成为演员,只是为了接近目标。她曾经有过一个无敌好玩的金手指,那个金手指让她可以共情别人。只要她想,别人难过,她就可以难过,别人开心,她就可以开心。

对少女而言,这就是最厉害的演技金手指。她不会表演没关系,搭档会就行啊,搭档表现出来的任何情绪她都可以完美复制。她第一次正式拍摄电影的搭档,运气非常好的碰到了薛景求,大佬无敌给力,把她也带着飞上天。

一出道就刷遍了所有新人奖的崔幼澄,一路都在跟大佬合作,大佬们对她是赞不绝口,她也享受万众瞩目。

为了万众瞩目,为了对得起那些赞誉。崔幼澄很认真的训练过自己,不是所有拍摄都有搭档的,她遇强则强还好,要是遇弱则弱多丢脸?少女的脸面不能丢,巨星的脸面更不能丢!

巨星也有过冬日吃冰棒拍盛夏的戏,更有盛夏穿棉袄拍寒冬腊月的戏。她吊威亚断过一根肋骨,她拍动作戏,被失误的群演击倒甩飞,脑震荡到讲句话都想吐。

绝大部分演员拍摄时吃过的苦头她都吃过,是不是敬业不好讲,少女就是不想丢脸。

万人倾慕的感觉太棒了,一度比跟目标恋爱都要棒,所以崔幼澄才会在第二轮游戏,已经没有金手指的情况下,还是成了演员,还是一出道就横扫所有新人奖。

崔幼澄已经忘了,她是如何一步一步坚持着拍摄的,但她记得镜头的红灯亮起,站在镜头前的自己,很快乐。

那是比爱情游戏要好玩的多的快乐,那是自己是个天才,自己比所有人都厉害的快乐。

所以人还是要靠自己对不对?靠男人太扯了,靠游戏更扯,终归还是要靠自己。

为什么海上的钢琴师就是不愿意下船呢?是追寻浪漫,追寻自由,还是单纯就是舍不得配了他一生的钢琴?

所有人都会走的,游戏让她离开了父母,一轮又一轮的游戏变幻的不止是游戏目标而已,她也一直在变啊。变得不愿意去探究身边人有什么故事,变得不乐意去结交朋友,变得更习惯于孤身一人,因为游戏每换一轮,她就又是孤身一人。

崔幼澄只愿意装点自己的巢穴,她的童话小屋就是高中的自己最喜欢的,是爸妈时不时就会给她带点小玩意儿,陶瓷摆件,绒毛玩偶,那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童话小屋。

她就乐意住在童话小屋里,童话屋里没有任何游戏指定她必须要拥有的东西,都是她自己选的。哪怕这一轮没有了,下一轮也能买回来,那才是属于她的,不论身边的人来去多少次,那些都是她可以重复无数次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