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四十二章

赵乐菱见到了“littlebigpictures”的老板们,这家由六家中型电影制作公司所组成的大型电影制作团队,为自己的年度项目组了个小酒会,赵乐菱拿到了入场邀请函。

邀请函本身并不特别,就是白纸黑字的纸质卡片,没有什么炫富的烫金花纹之类的东西,很普通。但郑在日告诉她,朋友,你现在才是正式入圈了。

“我初中登台,四年前才拿到制作公司给的年度企划邀请。”郑在日也不知道是嫉妒还是感慨,“你出道有没有四年?”

赵乐菱出道有没有四年都无所谓了,她比较好奇的是,“专门送个邀请函来,就是我一定得去?”

“不是啊,你对年度项目有兴趣就去。”郑在日表示,“年度项目哦,整个企划社这一年最大的项目,投资......”给她个眼神,让她自己体会。

体会到了的赵乐菱接话,“我要穿正装吗?”

“随便。”

音乐人参加任何场合对着装都没有限定要求,想穿什么穿什么,但为了保持基本礼貌,赵乐菱还是穿了连衣裙,挽着西装革履的郑在日参加企划社的年度项目合作酒会。

这是这个圈子真正意义上由金字塔们组成的酒会,这样的酒会里不管是影帝还是影后都是最不重要的存在,各类pd们才是座上宾。

‘littlebigpictures’有六位说了算的老板,六位老板都跟赵乐菱说后生可畏,赵pd才算是拿到了开启新大门的钥匙,进入了全新的世界。

新世界里每一位跟她说有机会可以合作的导演或者制作人们,手上至少握着两到三部所谓的国民作品。这个世界里一个新人都没有,连三十岁以下的人都少的可怜,赵乐菱这么嫩的脸能出现是凤毛麟角。

酒会结束后,郑在日调侃赵乐菱还想跟爱豆合作赚钱吗?赵乐菱哼哼两声不接话,比起跟爱豆合作赚钱,她先把身价翻倍更靠谱,至少翻三倍!!!

不过赵乐菱有点好奇,“李仓东是给我们的钱少了,还是他没钱?”酒会上就是随□□出来的合约金,也比李仓东给的要多得多。

“他没钱。”郑在日跟她讲,“混艺术片的都穷我跟你讲,他们拿多少奖都没有,不卖座就是不卖座。而且这次聊的是年度项目,都是大制作的商业片,至少七、八十亿保底,制作费过百亿也只是正常投入,文艺片的制作费没得比。”

赵乐菱想想也是,艺术家多半都穷这是宇宙定律,他们就算原本不穷烧钱也能烧穷,隔壁就坐着个吞金兽呢。

以‘littlebigpictures’为开端,赵乐菱陆续拿到了各大制作公司的邀请函,想要合作的团队也肉眼可见的增多,身价更是攀升到只能说物美却说不了价廉的程度。当然,这是跟她原先的价格比。

新项目到底要跟谁合作还得慢慢谈,她要挑合作方,合作方也不止跟她接触,双方都在做评估。与此同时,《恐怖直播》以超过五百五十万人次的成绩收尾,进入年度票房第六位。

制作公司要举办庆功宴,导演打电话来让赵乐菱一定要到,赵乐菱这次非常抱歉的说她真的到不了,在筹备新专辑呢,‘处|女专’得精心做。

金秉宇很是失望的把这个消息跟其他询问赵pd为什么没来的人说了,听到的人一个传一个,没有秘密的圈子很快就都知道赵乐菱在筹备新专辑,等消息扩散到媒体那边时,《秋·夕》已经压制成碟,团队在商量发行的事。

公司的小伙伴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秋·夕》是按照常规歌手发碟的方式去宣传,还是去繁就简,弄几个电台和地面广告直接上架。

前者代表赵乐菱要出去宣传,不是去《音乐银行》那种打歌节目,而是去更专业的音乐节目类似于《柳熙烈写真簿》之类的宣传新专辑。前者属于爱豆发歌必去,后者属于歌手发歌必去。

赵乐菱一个都不想去,郑在日问她为什么,她点了点耳朵,他就懂了,那就都不去,选去繁就简。

宣传方式讨论结束,第一波压制多少张碟成为新话题。

公司除了不管音乐创作什么都管的名誉社长姜振威上来就开大,“五十万怎么样?”

两位股东齐齐看向他,郑在日怀疑,“你嗑药了?”赵乐菱在边上点头,“你怎么不叫一百万?”

姜振威表示他是很专业的商业运营者,“实体专辑的大环境是不好卖,但也是分人的。六月的时候s|m家的男团出了张专辑,你们猜卖了多少?”

“爱豆的粉丝多愿意花钱,人家养粉丝跟养蛊一样。”郑在日想说那东西跟他们不是一回事,随口猜,“五十万?”

摸着下巴的赵乐菱想了想,“你都能给我报出五十万,他们肯定更高,八十万?”

“少了,最新的数字是一百一十五万,今早的最新数据,还在涨,每天数字都在涨。”商人对面露震惊的音乐人说,“他们光预售就三十万张。”

一句脏话脱口而出的郑在日扭头对赵乐菱说,“要不你出去卖脸吧,爱豆是条康庄大道啊!你的脸出道当爱豆绝对没问题!”预售三十万?牛逼!

按着他脸把傻子推开的赵乐菱还有点理智,“人家是男团,我连个女团都不是,这能一样么?”

“所以我说五十万啊。”姜振威是这么算的,“你在youtube上的粉丝已经有快两百万了,光这个账号的粉丝做到二十万保底应该是没问题,电影的热度还没完全下去,十万可以打住。再加上你的路人缘好,二十万的路人销量我们是能保住的,五十万不成问题。”

赵乐菱很怀疑,“想的是很美好,能不能实现不好谈。我们可是自负盈亏,不像爱豆们就算卖不出去也是公司兜底,我们要是卖不出去就是我们自己亏欠。”

“对啊,第一波压制没必要弄那么多。”郑在日也有顾虑,“你忘了我的专辑也就卖了二十来万张,我的路人缘难道就不好吗?”

假笑望着多年搭档的姜振威让郑在日有点自知之明,“你的热度连她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就这还是最近她热度爆表,你们一起合开工作室,你的热度被重新带起来的。你哪来的资格跟她比国民度?你的个人资料都是公司做的,她全部是粉丝搞定,人家是有专门粉丝站的,你有个毛啊。”

万万没想到被直接怼脸的郑在日不乐意了,“怎么可能!我不比她有名!”指着赵乐菱,“我出名的时候她还在玩泥巴呢!”

“呀!”赵乐菱一巴掌拍开他的爪子,“说谁玩泥巴呢!”

姜振威让妹子淡定,他上,“郑在日xi,每天起床照镜子吗?想想镜子里的脸,再看看这位的脸....”冲赵乐菱偏了偏头,鄙视没有自知之明的家伙,“人类的本质都是颜控这个道理难道还要我教你?光是专辑印她的脸当封面,她专辑就比你好卖!”

这话说得郑在日无语,也说得赵乐菱无奈,比脸算怎么回事,不是聊音乐吗?

商人让音乐人们搞清楚,专辑怎么做他没有什么插手的余地,但专辑怎么发行,音乐人们最好也直接听安排。发行是纯粹的商业行为,跟艺术一点边都不沾。

在商业行为中,商品的一切优点都是卖点,赵乐菱的颜值是很大的卖点,这没什么好避讳的。优势就算不特别去展现,也没必要藏着掖着。

音乐人们刚不过商人,不过还是据理力争,把压制的数字从五十万减到三十万。五十万什么的,真卖不出去丢脸就算了,关键是会亏钱。即便商人算的是对的五十万能卖出去,那先弄三十万,卖光再版不就行了,这样更安全啊。

有的没的都聊清楚了,秋夕节前两个礼拜,赵乐菱的新专开启宣传模式。就她那‘简陋’的宣传别说跟爱豆比了,跟普通歌手比都比不上。

不过赵乐菱认识的人多,想要跟她合作套关系的人更多,这些人自动转发了他们公司官方账号发出来的专辑宣传,一个传一个,渐渐的也让热度起来了。

热度一起来,之前开会跟商人唱反调的音乐人就后悔了,临近开售一个礼拜前,预售就出去了十九万,就这数字还在涨。相当于,到时候铺货,可能只有十万张是各家店真正能销售的数字。

按年龄算,一大一小两个音乐人乖巧的在沙发上坐成幼儿园小朋友听老师训话的姿势,被社长教训,当初我说什么来着!现在看看!让你们两不听话!看现在弄的!有钱你们都赚不到!

音乐专辑的每一次发行数字都是很重要的,首轮最重要。因为不论是什么商品在消费者购买时都有个冲动消费的因素,往往第一波是消费者最冲动的时候,什么产品都有新品这一说啊。

第一轮买的多,大家都抢,路人一看貌似东西不错,也会被热度带的冲动购物一把。等第二轮,第三轮,大家就理智了。

什么饥饿营销这玩意儿,在这个领域玩不转。专辑开始出售音源也会上网站,到第二轮专辑再版,很多人光是听音源就够了,不太可能再去买专辑,除非真的很喜欢歌手,想要买了收藏,再不然就是所谓的粉丝刷销量。

面对小伙伴的‘暴怒’,郑在日试图甩锅,说当初要预售你也没答应啊。

“是我不要预售吗!是你们两不要预售!”姜社长怒指狗胆包天还敢回嘴的家伙,“是不是你说的预售掉逼格!是不是你说赵乐菱不能当歌手宣传!是不是你说pd的位置不能被动摇!是不是你!”

郑在日缩着脖子想回嘴,“那....”话也没错啊。

“那什么!你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