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多晴哎了一声,回过神来了,高高兴兴的去厨房,“小的这就去跟厨房婆子们说明日要的膳食。”

他突然觉得自己的日子有奔头了。

他走了,沈怀楠便看书,晚间的时候,他看着时辰差不多了,去了主院拜见。

这时候,昌东伯该回来了。

昌东伯今日去了吏部,他从外地回来,就是为了谋个京职。昌东伯自有自己的路子,他跟吏部的主事有点同窗之谊,之前写信说过这事,也给足了好处,这也是他上辈子的路数。

最后自然也得偿所愿,在礼部做了个小主事,到他死时,昌东伯还活得很顺遂。

这辈子可不能这样了,沈怀楠摇摇头,觉得至少不能让昌东伯过得如此顺遂。

他重活一辈子,其他的事活得小心翼翼且艰难,但关于昌东伯这事情,却一直在筹划,并且由始至终觉得即便冒险,也该一次解决了他这个后顾之忧。

礼部肯定是不能让他去了,礼部主事的差事真是清闲又得人几分尊重,沈怀楠想的是让他去工部。

工部修河堤等,都是需要监事的。沈怀楠觉得昌东伯就不错。

这差事本来就好——其实还可以在中间捞点油水,但是只有沈怀楠知道,昌东伯已经过厌烦了那种风吹日晒的日子,他现在只想回京都安安稳稳的享福。

而监事是需要东奔西走的,今天这里修河堤,他需要过去,明天那里防洪,他也需要过去。

昌东伯算不得一个胸有大志的人,不然也不会安心的当个穷苦地方的县令七年。他去的时候以为从此以后生活应当顺遂,刚开始也确实如此,但是后来,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受不了小县城里面那些鸡毛狗碎的事情。

那些百姓都没有被教化过,他们根本听不懂他说的是什么话,每次一说话就如同对牛弹琴,让昌东伯也怀疑过自己是不是真的不会说话。

而且因为是小地方,百姓们说的都是地方上的话,他根本听不懂。

他开始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