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入府时光压箱银子就一万两,算她一年花三百两,这一万两也够她花个三十年了。古代的通货膨胀再膨胀也膨胀不到哪里去,银子的购买力一直值得信任。万一四爷真上位了,她就更稳了!

哪怕在雍正朝一直是个嫔,但到了乾隆朝,她只要安分,就是个太妃!还怕没钱吗?

所以哪怕崔家最后不再愿意这么尽心对她,对她来说其实没什么所谓的。

她的父母和兄弟对她有感情,所以会尽心尽力。但以后父母不在了,兄弟们也有了妻子儿女,她这个大姑子如果还一直伸手,怕就会惹人厌烦了,哪怕那些钱其实就是她该得的。

人心难测,人心易变,人心可怖。

但现在崔家还是她最坚实的依靠,这就够了。

有些东西总是要失去的。

庄子和田地的产出都卖了出去,折成银钱和那些铺子的分红利润一并递了进来。

她大哥今年扩大了生意规模,还和那个俄罗斯商人达成了交易,崔蘅的牛奶皂仍是核心产品。所以今年光牛奶皂的分红就有三千两,这还是和那个俄罗斯商人初次交易,彼此都有保留,如果真的要合作,崔蘅怕是要分到五千两。其他的零零总总的也给崔蘅凑到了三千五百两。

崔蘅的腰包鼓鼓。

“院子里的人都做一身新棉衣,每人再赏一两银子。”

大家都来沾沾她的财气。

“谢格格赏!”

奴才们喊的都很大声。

与蘅芜院的欢声笑语不同,萱芷院可谓凄风苦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