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英明神武的皇阿玛都被戴了绿帽子,搞得四爷他们这些皇子阿哥们都有点草木皆兵了,可又不能不用太监,只能严加看管。

茶水间也不大,和锅炉房挨着,但东西还是很齐全的,虽然不能做饭,但烧个喝茶的热水还是没问题的。

正屋是三间的格局,两边的耳房一间做了丫鬟们的住所,一间被改成了库房。

崔蘅带来的三十六抬嫁妆已经被收拾好,她需要做的只是查验一下东西有没有缺失和损坏。但院子里的人并没有擅自动崔蘅的东西,他们只是将箱子抬了进去,并没有打开。所以崔蘅进了房屋后,显得有些空荡,府里只会安排好必须品和家具陈设那些,其他东西看崔蘅自己要添置什么。

靠近丫鬟们住的耳房的房间被改成了卫生间。卫生间做了防潮,贴了瓷砖,不仅有超大浴缸,还有崔蘅心心念念的淋浴。抽水马桶的地方和洗澡的地方分隔了开来,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古代也是有推拉门的,只不过为了防水,糊纸的地方换成了磨砂玻璃。崔蘅讨厌逼仄,所以卫生间挺大的,有个小十平。

她喜欢画画,所以书房也是不能少的,何况她还带了一箱子书呢,不摆出来放在箱子里等虫蛀吗?书房需要阳光,所以和卫生间一样的狭长结构就不适合,宽度增加,长度缩减,剩下来的面积修了衣帽间。

清朝格格以旗装为主,又以柔软光滑的绸缎等贵重布料裁制,是不耐折叠的,有了类似现代的衣帽间,又方便又省钱。

客厅不能少,毕竟是面子工程,就是小了一点。她的卧室,那张拔步床就占去一大半面积,空余的地方放了一个大立柜,是为四爷准备着的。

四爷对她再不上心,在后院女人少的情况下总会轮到几次的,她们这些当格格的,给四爷准备几身换洗衣服在屋里是很普遍的。否则万一四爷在你这不小心弄脏了衣服,难道还要苏培盛跑回前院或者到后院其他女人的院子里拿衣服换吗?

还有就是起居室了,就是清宫剧最常见的有火炕的那处。妃嫔们对坐,中间放个小炕桌,然后就开始她们的聊天,谈心,阴谋什么的,出镜率极高。

毕竟如果有人来你屋里做客,客厅里太过冷淡,卧室里太过私密,只有起居室,不像客厅那么开阔,也不像卧室那么隐蔽,正适合交谈。

台阶两侧种了茉莉,薄荷,夜来香这些花卉,好看不说,香味还有防虫效果。书房前面栽了一棵白玉兰树,卧室对着的是一株西府海棠,都是七八年份的树龄,当然,价格也很美丽。

南面那里被架了一墙的蔷薇,匠人们还搭了一处小游廊,如今蔷薇爬了满架,小游廊被鲜花包围,阴凉又梦幻。

西面那里因挨着花园池塘,便引了一线活水进来,从假山处蜿蜒而下,翠竹深深,是“曲水流觞”之景。还凿了石桌石凳,山野闲趣,得一片清净。

东面是锅炉房和茶水间,旁边栽了一棵石榴树,红花艳艳。耳房前面还搭了一架葡萄,精精神神的舒展着叶子。

因为崔蘅不想留下空余,怕万一有一天给她塞个其他女人进来,所以尽了最大可能性嚯嚯院子

玫瑰,山茶,牡丹,菊花,铃兰……这些鲜花个个争奇吐艳,摇曳着自己的风姿。所以除了院门口到正屋这一段用青石板铺了一条路出来,其他都是那种碎石子踩出一条小路来,方便奴才们伺候这些娇贵的花主子。

看似品类繁多,有杂乱之意,但其实是经过调度和设计的。

别人进了院子,只觉花木葱茏,景致交错,是会夸院主人审美在线,有生活情趣的。而且现在看上去郁郁葱葱的,那只是为了降低枯死率,她们院里又没个精于园艺的,养个半年下来,花木数量就正好了。

崔蘅名字里有个蘅字,四爷的院子起名都是草字头的,便取了“蘅芜院”这个名字。

是不是很熟悉?没错!就是宝钗的“蘅芜苑”,就差一个字。但崔蘅不忌讳,宝钗虽然可能最后守了活寡,但她那么聪明,肯定能过好自己的生活。崔蘅骚操作那么多,就是奔着守活寡去的,所以不介意。

四爷住的地方叫葳蕤院,福晋是蒹葭院,侧福晋是菡萏院,李格格是芳菲院,宋格格是茉莉院,武格格是芙蓉院。

听到瓜尔佳氏和武格格的院子名字就知道福晋当时是多么想踩瓜尔佳氏的脸了,可惜武格格不争气,菡萏依旧娉婷,芙蓉却枯萎了。

巡视完一圈后,崔蘅心满意足的回了屋子,开始给丫鬟们分配起工作来。

“珍珠,你去把我带来的书本笔墨那些都放到书房里里,按照家里的习惯来布置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