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活了两辈子,这还是她第一次带着长安长宁上街。

母子仨人一大早就起来蹭了张三叔的顺风车到城里了。

关外的夏天本来就不热,入秋还特别早,八月末,天气已经很凉了,长安长宁穿着萧山河给她们买的菱格毛衣刚好合适,两个小姑娘长得本就好看,穿上款式时髦的衣服,更显得精神了。

长安长宁都是第一次来省城,看到什么都很好奇,大眼睛四处转着。

这年代城里人最主要的交通方式还是自行车,大街上到处都是自行车在穿行,还有很多挑着担子卖小商品的小商贩,以及或悠闲或行色匆匆的路人……

前面不远处,有个小商贩骑着架凤凰牌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一个大泡沫箱,在叫卖冰棍。

几个城里小孩围过去。

“冰棍多少钱?”有小孩问。

“两分钱一根。”小商贩答。

“那我要一根!”

“我也要一根!”

“我也要!”

孩子们拿出自己的零花钱递过去,小商贩一手收钱一手给冰棍。

这年代的冰棍口味没有将来那么丰富,而且就是附近的冰棍厂做的,只有简单的纸包装,还用色素染成了五颜六色。

没多会儿的功夫,刚才朝着小商贩围过去的孩子就已经人手一根冰棍了,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绿色的,有的是黄色的,还有的是无色的。

长安和长宁以前就在村里孩子口中听说过冰棍,今天才能亲眼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