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第五十二道菜

沈萝喜笑颜开,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感慨:今天有好吃的了!

最后,马铃薯和玉米的每亩产量惊呆众人,朝廷的人不敢耽搁,当即和沈青儒商量,明天就去县城里试点种植的人家看看。

鹿临县的马铃薯和玉米现在已经归朝廷所有了。但作为第一个种植的县城,朝廷肯定会宽容一点,留下一批作种。光是想到这个,她离开时脚步都是情轻快的。

她也有工作,那就是整理这两样作物的做法,告诉大家怎么吃。

这也很重要,毕竟种出来的粮食好吃,才更有动力嘛。

拿来一箩筐马铃薯,这些都在在拔的途中不小心弄破皮的,而且个子比较小。

直接蒸三四个,让大家尝尝本来的味道,然后拿十个,削皮切块,和香菇、走地鸡一起炖煮。

剩下的比较大,她打算做成旋风土豆串。

这样做出来的成品,看起来比较酷炫。但做起来并不难,拿木签子串好一个土豆,拿刀沿着边,一圈圈地旋转着切,不能断。等切完了,再拉开,就成了后世街边的网红小吃旋风土豆串的模样。

土豆串要炸两次,第一次是为了熟,第二次复炸,是为了让土豆串更加酥脆。

金黄的土豆串再撒上调料粉,还没尝,就闻到了一股焦酥咸香。

突然,厨房边上多出了一张脸。

“我闻到了熟悉的味道。”李修俨动动鼻子,以前小吃街上空飘散的就是这样的香味。

眼睛落到金色传说——旋风土豆串上,他大步跨进来:“我给你尝尝味儿。”

他拿起一串,“幸好隔壁都是家人,要是在京城做,小宝肯定馋哭了。”

想到那个为了吃无所不用其极的小豆丁,沈萝不由也跟着想象那个场景。

“等马铃薯在成为常见主食后,小宝想吃多少串我给他做多少串。”

“那他肯定高兴得蹦起来。”

说话间,李修俨咔嚓咬下一口,如他想象中那般酥脆。沈萝的刀功又长进了,土豆切得很薄,吃起来像是薯片一样,就连调料也完美复刻,咸香微麻带辣。

不知不觉,他就吃完了一整串,连手指上沾着的调料也没放过。

沈萝没闲着,继续做另一样吃食。

玉米做起来也不复杂,相对于土豆,玉米的长势看起来更好,看这长长的小须须,一缕一缕的,剥开新鲜的叶子,就能闻到一股清香。

那就做水煮玉米,再做一个金沙玉米粒吧。

剥开玉米粒时,手指都沾上了那种好闻的沁香,一点也不刺激,像是随着微风一块吹来的,老舒服了。

她忍不住往嘴里丢了一颗,清甜可口,是她记忆中的滋味。

裹上淀粉,油炸,把一颗玉米扔进去,油锅发出滋啦滋啦的声响,玉米像是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沉下锅底后立马浮起来,这说明现在的油温正合适。

毫不犹豫将剩下的玉米粒全都放进去,轻轻搅动。

玉米从黄变成了金黄。颜色很漂亮,要是这一整盘都是金子,那她可得笑醒。

怀着这样的好心情,沈萝利索地做下一步。

蒸熟的咸蛋黄碾碎,放进下了适当油的锅,不断搅拌,便成了咸蛋黄流沙,用铲子舀起来时,是粘稠的半流质状态,飘香的金色瀑布不过如此。

再倒入油炸玉米,不断翻炒,直至锅里的咸蛋黄流沙全都裹在了炸玉米粒上,锅里再无流质,锅底光可见影。

一碟咸香可口的金沙玉米,成了!

沈家的院子今天很热闹,沈家人,朝廷的人,还有三位村长,大家齐齐坐堂,闻着厨房传来的香味,五脏庙连连叫嚣,恨不得立马吃上。

几个村长精神矍铄,此时的眼神比年轻人还要锐利,恨不得有透视眼,隔空看到厨房里的菜。

朝廷的人第一次到沈家做客,这会儿梗恨不得身上长出翅膀,把厨房里的菜全都搬出来。

在大家千盼万盼之下,沈萝终于上菜了!

每上一道菜,大家腹中就更饥饿一分,好不容易上全,终于可以动筷子了。

咸蛋黄玉米最惹眼,一片黄灿灿的,庄稼人最喜欢看到这个颜色,丰收喜庆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