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二十九道菜

她面无表情道:“菁姐儿。”

沈菁装作听不懂弦外之意,还笑眯眯地回头道:“祖母,怎么啦?”

叶翠花被这么一激,要面子的脾气上来了:“有的人不过是凭运气罢了,阿萝啊,你回去转告你爹,下回可能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还是得好好念书。”

一副高高在上的指点模样,仿佛沈青儒高中只是因为运气。

沈萝:阴阳怪气谁不会啊。

她嫣然一笑:“好的呀,大奶奶,您放心吧,我爹总好过连运气都没有的人。”视线在沈家大伯父身上停留了一下。

叶翠花只觉沈萝脸上那炫耀的笑甚是刺眼。

她儿子哪里容得了他人看轻?

她高声道:“呵,还真是世风日下,我们家青栏那可是天天勤奋念书的,哎呀,说不定这次会试有什么猫腻也不定!”

沈萝:终于抓住老鼠尾巴了。

“大奶奶,东西可以乱吃,话却不能乱说。您可得想清楚了再说出来,这可是事关会试万千学子和考官们的清誉。大伯,您说呢?要是被有心人听见,告到府衙那里去,直达天听……”

李修俨接话道:“万祖四年,一学子因污蔑考官,三代不得科举。”

叶翠花的脸突然煞白,还嘴硬道:“你吓唬我——”

“娘!”沈大伯铁青着脸,喝止一声。

叶翠花的话哽在喉咙口,不上不下的,郁气在胸,但碍于儿子,终没敢再说出口。

“阿萝,替我恭喜青儒。”沈大伯父扯出笑脸。

说罢,便带着柳娘子匆匆离开,看也不看叶翠花和沈菁一眼。

叶婆婆蹙眉:“刚才那婆子忒让人讨厌了,怎么这么说话呢,合着不是她儿子高中,其余人都有问题?”

“对啊,简直有毛病!”旁边的食客听了一耳朵,附和道。

叶婆婆将沈萝拉到一边:“你们有亲戚关系?”

见沈萝点头,她忿忿道:“合该让你爹好好努力一把,到时位列前三甲,看她还有什么话说!要是有话说,就到圣上面前说去!”

沈萝看了一眼无辜眨眼的李修俨。圣上的儿子就在这儿呢。

两人拎着一篮子馄饨皮回去,谁也没把刚才的事说给大伙儿听。

院子里正高兴着呢,欢声笑语一片,没必要让那些无足轻重的人碍眼。

“阿萝,竹子都清洗好了,你看看还需要我们做些什么?”二当家和三当家积极道。

沈萝撸起袖子:“那劳烦两位当家剁些肉馅。”

她准备先做竹筒饭。

李修俨带来的竹子很是新鲜,沁人心脾。制作竹筒饭一定要选用当天砍下的竹子,否则香味会大打折扣。

大米浸泡后沥干水分,腊肉、蘑菇等物切丁,两相混合,再加入豌豆搅拌,油盐等调料当然是必须的,最后一盆颜色缤纷的料摆在那里,看着就赏心悦目。

因为想着有些人不喜吃梅菜,沈萝决定一半放入梅菜,另一半不放入。

竹节上已经钻了个小孔,沈萝把芭蕉叶一卷,做出个漏斗来,尖端那口对准小孔,湿漉漉的食材争先恐后进入新家,而后塞上木塞。

火堆已经烧起来了。

竹筒整齐排列在上面,只等时间和火通力合作,把里面的食材变成美食。

芭蕉叶也没浪费,沈萝卷吧卷吧几条鱼,一起放在火上烤。

至于馄饨,更不用担心,娘子军们甚是心灵手巧。

荠菜烫水后挤干水分,切碎,与半肥瘦的肉糜、些许葱姜、虾皮一起搅拌,一盆带着浓郁清香的馅料就做好了。

二娘子笑道:“这个我在行,我们家二蛋可喜欢吃馄饨了。”

沈萝看过去,二娘子果真做得又快又好。

她包馄饨的手法也很多样,一会儿拇指食指一掐,馄饨就成型了,圆圆的馅儿在上头,薄薄的馄饨皮像裙子一样散开,好看极了。

一会儿又给三娘子演示,“先对折起来,压一下边,两边再对折,捏好后翻过来,看上去很像金元宝,我们家过节时就喜欢包这个,寓意好。”

李修俨也去凑了热闹:“婶婶们也教教我。”

他一口一个婶子,能说会道,把婶子们逗得直笑。

“李公子,你学这个有何用,家里有仆人呢!”三娘子笑道。

“这自己做的和仆人做的始终不一眼,”李修俨意有所指道,“沈姑娘就喜欢自己做,您问问沈娘子,是不是吃到嘴里感觉就不一样。”

沈萝触到他的目光,立即移开,起身去看竹筒饭了。

柴发出霹雳响声,热烘烘的火光让她脸上的热意更上一层楼。

她拔开木塞,用筷子在里面捅了捅,让大米等物熟得更加均匀。

“阿萝,快去歇歇,你看你的脸都被烘红了。”二当家没有女儿,疼惜沈萝,忙抢过活干。

她让出位置,咕咚咕咚喝了一口杯水才出来。

翠绿的竹筒在火的炙烤下,失去水分,变成带着微微焦黑的金黄色。

小心劈开,竹子清香与米饭香味扑面而来,犹如置身于竹林,大自然的馈赠总是让人惊喜。

颜色丰富的食材映入眼帘,腊肉是强大的油提供者,每一样食材都因它而泛着一层油光,但又不是油腻。

糯糯的大米吸收了其他食材的香味,微微泛黄,粒粒分明。一勺子舀起来,蘑菇白、豌豆绿、腊肉红,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每一样食材都保留了最原始的味道,却又十分和谐地混合在一起。

要是觉得不够味,还可以加上酱油,保证滋味十足。

沈萝满意极了!

要是渴了,没关系,馄饨也好了!

沈萝让沈荣等人去巷子里吆喝一声,让邻居们都过来尝尝。

馄饨不贵,比较符合他们家现在的定位。

翻滚着的馄饨透出里面带着绿意的馅料。

小宝这个小吃货第一个跑过来,举着他的小碗,目光灼灼。

“姐姐,谢谢!”

沈萝好笑,叮嘱道:“小心点,烫。”

小孩儿嘴上答应得好好的,捧着一碗馄饨,小心翼翼挪动脚步到桌边。途中有人想帮他,他硬是不许,非要自己拿。

拿起勺子,象征性吹了几下,舌尖一触到外皮,又猛地缩了回去,继续吹几下,再一碰,还是烫,又缩了回去,乐此不疲地重复,红扑扑的脸颊肉晃呀晃。

最后,外皮的温度终于适宜,他这才咬下。

可里面的馅料还是很热。

他烫嘴地不住翻动嘴皮子,却舍不得吐出来。

馄饨皮好滑啊,里面的馅料好鲜啊,明明他不喜欢吃青菜的,可是这里面的青菜就很好吃,还有肉肉,带着汁水,怎么吃也吃不够。

他一边吃忍不住晃动脑袋。

这味道该怎么形容呢?

小宝圆圆的脑袋瓜第一次因为美味而陷入了谜之思考。

李修俨呼噜了一下孩子的头:“小宝,想什么呢?”

小宝吞下嘴里极其美味的馄饨,道:“哥哥,我在想,该怎么形容馄饨的好吃。”

“那想出来了吗?”

小宝刚想说没有,可一看到李修俨拿着的扇子,上面红红绿绿的,一看就知道是春天的风景。

他嘴里不知怎地,蹦出一句话:“我想到了!”

“是春天的味道!”

沈萝等人一愣,纷纷笑了起来。

她叹道:“小宝有才华啊!”

“正是,孩童最是心思细腻敏感,善于观察。”沈青儒不住点头。

无须用繁复的语言、讲究韵律的诗句,今天这一顿,正是春天的味道!

晚上,众人渐渐散去,一家人才有空好好坐下来说话。

沈青儒先道:“先生和朱大人都说,殿试在即,更要戒骄戒躁。往后我便不见客了,劳烦娘子和阿萝待客。阿荣和阿芃也要看顾家门。”

他极其郑重地行了个礼。

沈萝最喜欢沈青儒对待妻儿的尊重,她笑道:“爹,你放心备考。”

到了这一步,沈萝对殿试的紧张反而少了。

今日李修俨临走前让她不用过于担心,他道,反正能进殿试就已经很厉害了。那语气分明是咸鱼对勤奋努力学霸的深深崇拜。

沈萝被这么一说,心里真的轻松不少。

他总是能说出一些角度清奇的话,让她缓解焦虑,可往往又有奇效。

万物复苏的春天一天天过去,沈萝与二娘子她们筹备的卤肉店也渐渐进入尾声。

这也说明,殿试一天天临近。

又一次送考,沈萝做早膳充分考虑到了今天的沈青儒即将面对的情况。

首先,汤汤水水排除,在圣上面前考试,上茅厕容易影响形象。朱大人说就没有考生敢去上茅厕的。

有味道的,比如韭菜和蒜,也排除,即便是洗漱后再出发,也担心有味道残余。

最好是饱腹感强、可以提供能量的,要当场宣布名次,得撑好长时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