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丫头,听说你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是那个学校啊,怎么回乡下来了,是不是城里就业也难啊?”一位大叔见到她,忙出声询问,“我家丫头也快毕业了,可她就读了一个二本,说是学校里有校招,她想试试。叫我说,不如回咱们县城,考个公务员或者老师啥的,安稳!再不济,像你这样,回村里来也可以,一个姑娘家家,在外面受了欺负都没人给出头。”

“你就是老古板,”一个婶子端着个碗经过,也不忙着去做事了,把碗放桌上,自己抓了一把瓜子,就和他们聊起来。

“哪有那么多欺负,姑娘家怎么了,你看,毛村根子那闺女,听说开公司了,一年能挣一百万呢,你闺女也是大学生,不比她差。”

“真的假的?开什么公司能挣这么好些?”大叔不信,觉得她在吹牛。

婶子急了,对外喊道,“刘奶奶,刘奶奶过来一下,你说我是不是吹牛。”

她这么大一嗓门,屋里屋外全都听见了,也纷纷围过来聊天。

村里就是这样的,准备午饭从一大早就开始,然后一边忙一边聊,聊的起劲了,就停下来。

要是那边大厨催了,又赶忙过去帮忙。

大家听完她的话,全都感兴趣地插嘴,一年一百万呢,这可是个能耐人。

“啧啧,这闺女也太厉害了吧,再没见过比她还厉害的。”

“那可不,等闲小子也比不上,闺女又孝顺,这不,今年就接了毛子去城里,说是给他们养老。”

“那真是享福了,跟着儿子还要帮着带孙子,跟着闺女那就是纯享福去的。”

“话不能这么说,毛子的儿子是不比闺女出息,也不差了,据说去年承包山地种枇杷,也挣了小二十万,毛子帮着看果林,也不咋累的。”

“哎,去年光景不好,我家的枇杷都被霜打没了,尽看着别人赚钱了。”

“那是你懒,早叫你给树包起来了,你看人家毛子多能干,全包上了,就他家果子长的最好。”

“今天倒是长得不错,又大又甜,也不知道价格还能不能像去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