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桑语这里是真的便宜,大家都纷纷找上门。

桑语没想到他们能这么热情,听她报完价格,当即给家里每人定了一套,孩子多的就给老人孩子定,自己不要。家里孩子少的,也给夫妻俩定了。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知青院的知青们收到消息,也想要做。

可惜,他们来的晚了铱哗点,桑语这边的布已经没了,不是都做了,而是都定出去了。

可村里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没定到,当然不甘心了,于是一个个跑来询问桑语,还有没有布,能不能给他们匀一点。

桑语无奈,只好道,“我给京城的朋友去信,问问她还有没有瑕疵布,有的话让她都给寄过来。”

“那可太好了,谢谢你啊,桑知青。”

“现在不是知青了,改叫桑厂长了,谢谢你,厂长。”

“不客气,”桑语无语,好声好气地把他们送走,然后给京城纺织厂的李小红写信,问问她那里还有没有瑕疵布,如果没有的话,能不能帮忙问问其他人。

价格可以比之前高一点,有的话就寄过来,邮费她出。

没想到头一回给京城写信,寄的是一个陌生人。

不过说到写信,桑语想到了周红霞,不知道她收到自己的信后有什么反应,有没有按照她说的去做,真的好像知道桑家鸡飞狗跳的日子。

除了想做衣服的人以外,还有三个人想要送女儿或孙女过来学手艺。

一个是毛会计的孙女,叫毛晓晓。

毛会计有一儿一女,女儿就是毛云,他给女儿安排进了制糖厂,儿子儿媳嘴上没说什么,心里肯定犯嘀咕。

但毛会计是个疼女儿的,毛云读到了初中毕业,可惜没有考上高中,也没机会找到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