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每个村能种多少,就需要和村支书和生产队长仔细衡量,他们也是要和自己村的村民商量的,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在这方面,桑语询问了在座的这些人,谁愿意去办这件事?

大家互相商量后,最终决定由司徒泽去谈,为了谈判更有效率,还请了周三爷出马,他懂熬糖,也懂种甘蔗,更是本地村民,有他在,能获得更多信任。

李文谦和梁生毫无疑问,继续去兜售红糖,他们之前只去了附近十来个县,整个省有上百个县,不行还有周围的省份和城市,尤其是市里,工人多,他们更加有钱购买红糖。

剩下的人当然就是生产了,桑语分了早班和晚班,早班从上午五点到下午五点,晚班从下午一点到晚上九点。并且把六个人分成两组,周庆良,毛云和桩子叔一组,李嫂子,李六叔和她自己一组。

早晚班一周一换,这样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生产,又不会过于劳累。

白天把重活累活先做完,晚上盯着把糖熬好就行,虽然是工作到九点,也不需要天黑了还干苦力活,所以大家都满意。

有了机器,熬糖的效率高了不止一大截,之前一百斤糖需要十来天才能完成,现在三四天就够了,没多久他们的订单就一批批完成了。

等工厂上了正轨,地里那边也暂时告一段落,播种完毕,大家可以稍稍松一口气。

当然,他们也只是不用那么拼,不代表就不需要干活了。

他们还要种自留地的菜,之前一批已经成熟,该采摘的采摘,该处理的处理,接下来要种在冬天也能成活的菜。

花菜,包心菜,萝卜,菠菜,莴苣,芹菜等等等等,由于每家的自留地都是有定额的,而可种植的蔬菜还不少,大家就都有选择地种植。

选择那种储存时间长的,或者自家人喜欢的,都很关键。

桑语家也一样,之前他们在院子里种了一些,以生姜蒜青菜辣椒为主,剩余的空闲还种了点菜心,但这远远不够。

因为他们是两个人,支书允许他们在屋子后面再开辟一块地,不过不能太大,只有两分,但这也足够了。

司徒泽不需要桑语动手,晚上回来就弄好了,种子也撒下去了,剩下的就是桑语定时浇水,然后看到杂草就清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