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管家接待差事,二话不说就去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回来了,还带来了一个消息。

那就是李氏,诚哥儿和谚哥儿的娘,流产了。

按理说,赵管家去的是内廷,而李氏关在京兆尹衙门内,完全不挨着,他是如何知道的?

这事得说到西平郡王那些寡妇妾室们,这些人带着娃嫁入西平郡王府时,有的确实一穷二白,此后的吃穿住行都用王府的。

但也有几个,比较聪明的,嫁过来之前,就把去世的丈夫留下的产业,记名到孩子名下,到了西平郡王府,也没叫孩子改名,依然跟着亲生父亲姓。

这样一来,他们就算是借助在西平郡王府的客人,而不是郡王府人。

和那些改名的继子不同,他们的待遇更差一点,成年后就被打发出去了,也没分到王府的产业上做管事,手里有的,都是他们老娘从西平郡王手上扣下来的。

之前抄家的时候,为了方便,这些人的家产也统一抄了,毕竟谁知道他们老娘弄走的东西,没有牵扯上谋反呢?

就是那首饰,也有可能是违矩的,比如只有宫里娘娘才能佩戴的样式和材料等。

这种事在宗室比较普遍,你要说哪个宗室女眷没有不合规的首饰衣裳,那绝对不可能。

但只要皇家不追究,那就没事。

可现在西平郡王府不是牵扯上谋反嘛,这可是大事,一丝一毫的错漏都不能有,因此西平郡王府可能从女人手中漏出去的不合规的东西,也得查抄了。

而这些东西,全部到了内廷,一点点检查来着,凡是不合规或带有西平郡王府印记的,都必须留下。

至于那些继子们原本的家产,或者没有印记的金银之类,会在检查过后归还。

赵管家去的时候,就碰上了几个归家的妾室,带着她们的儿子去讨回东西。

从她们的嘴里知道,之前她们一直被关着的,审问过后确定她们一无所知,又没有西平郡王的血脉,就让她们的孩子交了银子放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