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看在甄贵妃和七皇子的面上,也顾及到了奉圣夫人,只暗示了几句,见甄家不听,于是派了林如海过来。

他思量着,林如海是贾家的女婿,而贾家和甄家一向交好,那么派林如海过来,就是表示,愿意放甄家一码,让他们老老实实地放开盐税。

有林如海在,别人不会为难他,大面上过去就行了。

甄家明白这个意思,本也有服软的意思,然而他们千算万算,忽略了扬州知府崔景明。

崔家出身勋贵,崔景明的母亲和先皇后,也就是当今太子的亲生母亲是一母同胞的姐妹。

借着这个关系,崔家早早投靠了太子。

当然了,因为之前老皇帝的操作,四王八公隐隐都靠向太子一脉,同是勋贵,崔家也不能免俗,不过有了母系亲缘的关系,这投靠会更紧密一点。

只不过崔家隐隐落寞了,再加上近几年,老皇帝一直打压太子,导致崔家格外地低调,崔景明做了好几任的知府不曾挪窝。

这是一个没有任何建树的知府,但他也没出什么大错,又有太子当靠山,因此扬州知府坐得稳稳的,就是不怎么出彩。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抓住了机会,直接打破了老皇帝,甄家和林如海之间的默契。

他当然不干参合盐税上的事,可他想出了一个奇怪的点子,那就是陷害桑疾。

桑疾是扬州盐税的同知,管理扬州盐税税收相关,既要对知府负责,又要向巡盐御史林如海汇报。

桑疾出事了,扬州的盐税就收不上来,林如海就完不成任务。

太子再想办法换一个同知过来,一直给拖着,那林如海的职责就迟迟达成不了。

与此同时,甄家也不会像之前那么听话,让上交盐运的权利就上交。

你林如海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我凭什么把权利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