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本就是看天吃饭,有时候遇上秋日里天气不好,粮食收回来后也会霉烂,因此,就有人做出了烘房。

烘房其实就是一间半矮的屋子,里面一层层铺着粮食。底下抠出几条火道,烧上柴火,保证屋中热气,虽说不如晒的好,又特别费柴火。可粮食在里头烘着,至少不会烂。

当然了,烘房不如屋中舒适,里面是土墙,顶上也是茅草,若是不整修,外面下大雨,里面也要下大雨。

但若是走投无路,也不是不能住。

这两年天气不错,烘房都闲置着。如果夫妻俩想住,倒也可行。尤其烘房为了安全,造的时候就远离了屋子。算是独门独户。

杜氏听到她提及此事,心中一动。到底是自己的亲生孩子,她还是希望他们好的。不能接济,让他们住烘房也不错,总好过睡在路上。当即也笑道:“我就说这事得跟家人商量。梅花非说不用商量,这不是为难我么?”

算是解释了一下二人纠缠不休的缘由。

“是得商量一下。”有人站出来说了公道话:“梅花,你要是愿意出点银子,人家肯定是乐意的。我家也有烘房,去年秋天刚整修过,你要是愿意,一月给我几十个铜板,我就借给你住。”

住烘房这事,也是余梅花昨夜想到的,算是最后的退路。遇上善良的人家,应该愿意让他们白住。

杜氏嗤笑:“就那破屋子,里面到处都是土,哪好意思问人要银子?”她摆了摆手:“你等着,我回去跟你三伯商量一下。”

外人只当是笑话看,收不收留都是别人的事。但是,柳纭娘却知道,杜氏一定会收留。

就算是要点租金,杜氏也会自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