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陈胜吴广两个人,便是拉开这场导致秦国灭亡的农民起义序幕的第一人。”

她这样一说,嬴政瞬间就明白了:“看起来这两个人在秦国灭亡这件事上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林阡点头:“不只是在秦国灭亡这件事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实在之后几千年的历史中同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便是几千年后的伟人,对这场农民起义也一直持有的是褒奖与欣赏的态度。”

最重要的是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直接影响了华夏百姓几千年的思想。

嬴政听完之后,不由好奇:“按照你的说法是,秦国百姓那个时候已经活不下去了,所以才会奋起反抗?但反抗总要有个导火索?这陈胜吴广反抗选择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林阡一顿,解释道:“因为戍边遇上大雨,耽误了时间,按照当时的法律即便是到了戍边的地方也会被斩首。”

其实在现代,关于两人起义的直接原因已经有了争议。

有的根据刚出土没多久的云梦竹简上的法律条文,认为这两人就是纯粹撒谎,但也有人云梦竹简所记录的法律条文是秦始皇时期的,可秦二世上位之后为镇压对其不满的官员与百姓曾多次更改法律,所以不能证明两人起义的理由是假的,还有人觉得云梦竹简中记载的是徭役,并非陈胜吴广所服兵役,不能以徭役的要求来套兵役。

但林阡不是已经穿到了秦朝?她也学了秦律,所以她所了解的事实是前世曾流传的第四种情况,法律条文确实为真,但陈胜吴广也确实撒了谎。

因为秦律确实记载了失期当斩的情况,但真正需要被砍头的其实是两个领头的人,也即是陈胜和吴广两个人而已。

就像是刘邦因为带人服役,却让手下百姓跑掉,最后需要跑到山中逃命的也就只有刘邦这个老大一样。

并不存在连寻常服役的百姓都要被砍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