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豁,焚书事件虽迟但到!

这也是林阡认为嬴政并没有将所有书籍全部焚毁的第二个缘故——

因为焚书事件是在嬴政的生日宴上发生,事件的导火索淳于越不但是个儒生,还是个多次在嬴政肺管子戳的儒生,所以这次焚书事件本身是带了一定迁怒意味的。

这点从李斯多次强调禁止民间传颂《诗》与《书》就能窥得一二。

这两本书很受孔子推崇,之后不但被儒家奉为经典六书之二,科举盛行之后的四书五经当中同样有其一席之地。

简而言之,诸子百家中的其他家,很可能是被迁怒了。

嬴政看了淳于越一眼,立刻就要开口。

林阡急了:【嬴政你别乱来啊,千万千万不要同意李斯的意见啊,虽然他说得很有道理,但焚书就很没有必要了。】

不只是林阡着急,在场官员中还有不少人着急。

而其中,墨家钜子最为着急:“陛下,虽李丞相所言很有道理,但焚毁民间诸子百家之书着实不妥。若一定要焚毁,直接毁掉儒家典籍便是。天下一统之后,除我秦墨之外,就连楚墨与齐墨也纷纷来到咸阳入我墨家工坊为陛下效劳,从来不曾生出对陛下不敬之意。还请陛下明鉴!”

墨家钜子简直想把淳于越给活撕了——

这都什么人啊?自己惹事儿就罢了,竟然还带累了旁人!

除墨家钜子外,朝中大臣未必没有出身诸子百家之人,至少在秦国,兵家与法家之人就少不了。

但法家以律法传世,并不在意其他书籍是否流通。

于是乎,那些个将军便站了出来。

李斯见自己这决定险些惹来众怒,忙开口解释道:“诸位莫非忘了刚开学没多久的学校?即便民间书籍被焚毁,朝中自有备份。而有学校在,诸位也完全不必担心无人学习百家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