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太平这几年,全国各地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成为刑徒的百姓高达几十万。

原本这些刑徒可以通过参军洗刷罪名,但如今无仗可打,这群数量庞大的刑徒就成了秦朝安稳的隐患,甚至仍旧持续不断地在继续增加着数量。

当务之急当然是要改良秦律。

但除了对秦律的修改之外,秦朝还急需一种可以取代军爵制的选拔人才制度。

林阡对此的意见是:“开科举。”

是的,林阡虽然知道高考的好处,但并不认为当前环境适合直接推行。

嬴政在听过科举制的具体流程与考试内容之后,对其相当不以为然:“虽然听起来更公平,也确实比现如今的举荐制更优秀,但你提及科举考试内容中,除考上秀才后会有的‘策论’与算学考题比较有用外,其他考题似乎并无太大用处。”

而且……

嬴政皱眉,“如果考试范围只涉及四书五经,不会出现考试几次后就再也找不到考试内容?”

科举并非只有殿试而已,一共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而除了会试与殿试是全国考生都到京城去参考外,县试与府试是在各地县城举办,院试与乡试则都在州府举办。

县试与府试还好,基本全是背诵题,全国各地没什么差别也不需要避嫌。

但院试与府试的考题在每次考完之后都要送去京城存档,以备以后查阅。而只要是送到了京城的考卷,为了防止有人徇私舞弊,已经出过的考题就不被允许出现第二次。

全国那么多的州府,考试的范围又只有那么几本书,最后的结果……

林阡张了张嘴,有些想要反驳吧,却又找不到理由。